原标题:经济伦理的实现机制
当前经济伦理研究中一个相当紧迫的课题是要探索经济伦理实现机制。经济伦理实现机制是指经济伦理主体实践经济伦理过程中各种内外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调节形式,这是经济伦理从理论走向现实的通道、从价值观到实际行动的中间环节,是把理论与实践沟通、衔接起来的桥梁或中介,主要包括如下五大机制。
(一)社会机制。经济伦理主体实践经济伦理的行动必须有一个得到整个社会坚定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否则,始终在社会进行的主体的践履行动就会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而无法持续。所以,社会机制对于经济伦理实现至关重要。
社会机制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共识培育环节。即是说,社会上要有一种对经济伦理的共同认可和普遍接受,或者说要让经济伦理成为一种被人们一致同意的社会思潮。而这就需要社会培育这种共识。只要有了这种培育行动,人们都有对于经济伦理的呼唤和要求,那些愿意践履经济伦理的主体由于受到褒扬才更有动力去认真扎实地建设并践履经济伦理。二是與论引导环节。这是指经济伦理所依赖的社会舆论调控环节,它既可为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导向,约束经济行为,也可促成经济伦理内化为主体的道德素质。因此,这一环节对经济行为有着巨大影响,是社会机制的重要构成。三是制度制约环节。这是指政府、组织要把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的经济伦理规范规定为正式制度,或者说吸收到经济法律规范中去,用以制定主体的行为边界,约束其行为的环节。这一环节能为经济伦理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支撑条件。
(二)牵引机制。牵引机制是指经济伦理主体以经济伦理价值来指导经济活动、驱动经济行为,以使自身经济行为合乎伦理的机制。主体践履经济伦理的活动与牵引机制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价值牵引是实际行动的动力,缺乏实际行动,价值牵引会显得空洞而抽象;实际行动是价值牵引的证实,缺乏价值牵引,实际行动就茫然不知所措。价值牵引使我们明白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实际行动又有助于我们建构正确的价值牵引。
牵引机制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价值群化环节。当代经济伦理主体大都是以组织如企业、公司等群体化形式出现的,因此,这一环节是指主体在组织内培育组织价值观的环节。主体要获得发展,需要经济伦理价值观的牵引,而这种牵引力量又需要主体精心呵护、培育。二是准则制定环节。这是指主体以强化组织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制定正式的、书面的、能从行为上给组织成员提供充分指导的伦理准则、规章的环节。它既能够直接影响成员的伦理价值导向,也能影响成员对伦理价值的理解,还能影响组织文化建设和经济伦理的实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