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之后看上海自贸区建设(3)

三中全会之后看上海自贸区建设(3)

“种苗圃”而不是“栽盆景”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这一表述,指明了上海自贸区在新一轮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韩正表示,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推进自贸区的发展。自贸区所有的规则、所有的改革举措都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实现可推广、可复制。反过来说,不可推广的、不可复制的,就像“栽盆景”的那种,不是自贸区该干的事情。哪怕有些眼前的利益,自贸区也不会做。可复制、可推广,形象地说是“种苗圃”。

那么,“可复制、可推广”到底体现在哪里?专家分析,主要有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

横向主要体现在地域上。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助理姚为群表示,根据决定中“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精神,预计未来天津、舟山和粤港的自贸区都会陆续落地。粤港可能侧重于金融,舟山可能侧重于物流与航运等,各个地区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嫁接”,并在未来向全国推广铺开,从而与国际上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对接。

纵向主要体现在改革深度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虽然上海自贸区在扩大对外开放上的力度很大,但前来注册的企业中,国内企业占了大多数,他们的热情远高于外企。决定中“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的要求,给了人们新的憧憬。

此外,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制度,只是对外商投资松绑,而决定则进一步明确,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如果进一步对民营企业实施负面清单,由‘法无授权不可为’到‘法无禁止即可为’,将使中国经济焕发新的增长动力。”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表示。(记者 何欣荣)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