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公车喷涂标识,治标也要治本(3)

【案例】公车喷涂标识,治标也要治本(3)

但是笔者认为,喷涂标识能否让公车彻底“无私”还是一个未知数。一方面,虽然县长和县委书记的车也进行了标识的统一喷涂,但是县纪委毕竟权力有限,因而,应该把监管的责任部门上移一级,这样一来,处理问题时才更有效力;另一方面,仅仅依靠单一的措施,迟早会被“老奸巨猾”的问题官员钻了空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他们的一贯作风。

因而,想要根治“车轮上的腐败”,还需制度发力,加快推进公车改革也势在必行。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浓烈氛围。对于违规乱纪者,还需要纪委监察部门认真履责,加强问责。只有从源头上彻底铲除公车私用赖以生存的土壤,才能断绝其卷土重来的后路,才能让公车使用彻底“无私”。

喷涂“严禁私用”不如减少公车

从图片上看,公车上喷涂的黄色标记很显眼,且喷涂部位选择在车身后部,以防故意遮挡,如此“记号”可谓用心良苦。但是,这样便能遏制住车轮上的腐败吗?恐怕难。揆诸舆论,也对此不怎么“感冒”。

不可否认,喷涂标识和电话,确实能为群众监督提供方便,但这终究治标不治本,正如网友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安装上GPS,他拔掉电源线便能顺利逃脱;你喷涂标识和电话,他会将腐败转移到地下……

可见,治理公车腐败当摒弃头痛医头思路,要深入病灶,才能“刮骨疗毒”。实质上,拓展监督广度,是针对公车使用的程序性制约;而严控公车数量,才是促使公车使用规范化的根本。与其限于喷涂“严禁公车私用”式的浅表化治理,不如考虑逐步减少公车。减少公车是大势所趋,也是治理腐败的关键。

近年来,针对公车浪费,多地开出了不少药方,如建立公车定点停放、派车登记、推行公车运行费、GPS定位、遥控断油断电等,不能说,这对遏制公车浪费没有作用。

但要看到,一些地方动辄大张旗鼓宣传的公车监督新政,却并未涉及根本,甚至是回避“减少公车配置”的核心命题。在公众看来,这些陷入技术依赖的所谓“改革”,只是小修小补,空有改革“花架子”,却无动筋骨的决心,它离预期也差之甚远。

说到底,要给车轮腐败真正戴上“紧箍咒”,就该从治本上减少公车,并完善预算制度着手,这也理应成公车治理的大方向。喷涂标识和电话,也只是隔靴搔痒,短时间或许管用,但一阵风刮过,其边际效用降低,公车腐败或许“涛声依旧”。

公车喷涂“严禁私用” 是必要的“治标”

与一些地方尝试在公车上“盖章”——标出公车符号相比,丽江在公车上喷涂“严禁公车私用”的做法显然更进了一步:其一,醒目,便于公众监督;其二,一视同仁,包括县长、县委书记在内的用车都要喷涂;其三,有问责措施,凡不按规定喷印标识的、故意涂抹标识、擅自毁坏标识的单位和个人,将按规定予以问责,情节严重的,将按规定予以党纪政纪处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