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带头提高法律意识”
为了实现中国梦,社会各界该如何弘扬法治精神?
“领导干部应带头提高法律意识。”史小红认为,一些领导干部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用行政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还在,所以,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会运用法律方法、法治思维。其中,法治思维是最重要的。
在史小红看来,广大司法执法人员也要提高法治素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只有法治才能保障中国梦稳步实现,从这个角度讲,弘扬法治精神,全体社会成员都责无旁贷。”
“所有人都应该树立起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梁鹰认为,不少官员忏悔时把原因归结为“疏于法律学习”,这是不全面的。法律的要求是比道德更低的“底线要求”,正如老百姓知道不能杀人放火、不能抢劫偷盗,官员知道不能以权谋私、不能贪污受贿、不能巧取豪夺,这都是不需要深入学习法律就应有的常识。所以,官员犯罪的深层次原因还是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不是不知法,而是不畏法。
公众对法律的敬畏如何体现?梁鹰认为,公众要有“底线思维”,即遵守法律规定的行为界限,不逾越、触碰法律底线,在生活中信仰、尊崇宪法法律,绝不践踏、藐视法律,绝不凌驾于法律之上。“有了信仰基础、道德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才能一体建设,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梁鹰说。
“弘扬法治精神,要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曾香桂告诉记者,法治环境建设要从基础抓起,如她所在的广东省东莞市一些幼儿园已设置了交通法规、人身权利保护、食品卫生安全等法治宣传课程。
“希望大家继续学习宪法,还要结合当前的形势、自身的工作,把宪法的精神贯彻到实践中。”许崇德表示,中国梦无止境,改革的步伐、法治进步也是没有止境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