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在新的历史关头,执政党鲜明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也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联组会上,11位政协委员发言,习近平边听边记。随后他表示“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谈几点看法”。这也是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这一战略进行阐释。
“之所以要把科技创新摆在这样突出的位置上,是因为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他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环节,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来保证。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他勉励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创新自信”。
4个月后的7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北京西郊科教园区。习近平在考察高能物理研究所,参观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听了中科院领导和院士的汇报之后,发表讲话,关键词依然是“创新驱动发展”。
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他态度鲜明地表示:“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
有媒体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除在京考察调研,习近平足迹遍布广东、河北、甘肃、海南、天津、四川、湖北、辽宁、湖南9省(市)。在考察中,他多次论及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
——考察中科院4天后,习近平南下武汉,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参观中国光谷。他停留50多分钟,在与约10位企业家沟通后,发表了即兴讲话。他强调,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国家富强靠什么?靠自主创新,靠技术,靠人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一个多月后的8月底,在辽宁考察时习近平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期间,在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听完关于自主创新的情况汇报和察看几项最新研发产品后,习近平肯定了高新区的发展并指出,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