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八项规定防“末梢神经”腐败

贯彻八项规定防“末梢神经”腐败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已近一年,截止今年10月底,各地查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共计17380起,处理1989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675人。其中,10月全月,各省区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2386起,3034名领导干部被处理,其中898人被处以党政纪处分。

新闻一出,反响轰动,“可喜”又“可惜”。近2万干部受到处罚,这是中央反腐力度空前强大的证明。自从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国上下刮起了一阵又一阵“贯彻执行风”,从六项禁令到清卡退卡,从厉行节约到狠刹会议支出,从办公用房的整改到公务用车的整治,已有将近2万人因此受到了处罚。从干部级别来看,呈现“金字塔”式结构,乡科级851人,占比竟达94.77%。从数据上来看,科级干部所占比例之高依然令人瞠目,贪腐、违纪“低级别”化也让我们看到了基层工作者的弊端,“末梢神经”处的腐败不容小觑。

有人云,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重拳之下,则必有成效。虽然,一记重拳,打中了违反规定之人的要害,但也击中了世人的软肋。国家每年通过公开招录,选取各项技能优异的人才安排到各级重要岗位,自然是希望这些通过重重考核上岗的干部能够有所作为。如今,倒地之人以“千、万”论处,绝大多数是来自基层的科级干部,这又是何等的可惜!公务员从被录用那一刻起,就应当明确自己的使命,经常扪心自问,“拿着纳税人的钱,我干了什么?”一份“违规榜单”相信刺痛了很多人的心。高居“榜单榜首”的“车轮上的腐败”案件高达了757起;其次是“大操大办婚丧喜庆”,211起;“公款大吃大喝”,98起。如此众多的案件,绝非偶然。如此众多的基层工作者受处,究竟是何原因?

追本溯源,查找“病变”“末梢”。首先,乡科级干部工作在基层一线,直接与群众接触。与群众打交道,要的不是“架子”,多数情况下是“面子”。只有和群众真正交心的人,才能知道群众最真实的诉求。群众诉求解决不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连锁反应;解决好了,是否接受群众的感谢、怎样接受感谢又会成为问题。其次,基层干部接触部门多,接待自然也多,接待不光靠“面子”还要靠“票子”。接待的大都是上级领导,是否接待、怎样接待都需要把握准确。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地方接待逐渐减少,接待标准也在逐渐降低,厉行节约已见成效,但是依然有人顶风作案,不仅大吃大喝、还恶语重伤群众,一副令人作呕的丑恶嘴脸。此外,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亟待提高,做好基层工作,不仅要有“面子”还要有“里子”。“面子”并不是一味的强调创造了多少政绩,实现了多少税收,而是要有让人折服的思想意识和执政理念。一些干部自以为天高皇帝远,便自以为是,肆意妄为,贪图享乐,将规定置若罔闻,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政绩自然重要,但是个人素质的提高更为关键。一些地方爆出公款出游、公务用车超标、办公用房奢华的事件,对比之下,卢氏县委如今仍然还在简陋的土坯房中办公,实属乃时代之正气。办公用房简陋,但是“不简单”,饱含了为民“大智慧”,值得学习、发扬。

贯彻规定,铲除“坏死”“末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一句口号,执行八项规定,还需彻彻底底铲除坏死根源。首先,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意思,严防从“根”上坏死。要让各级干部意识要“凡事皆有可能”,一顿饭就有可能丢了乌纱帽,一句话就有可能政绩全毁。其次,要采取严厉措施,打好“组合拳”,让那些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再也没有胆量去触碰政治的“高压线”。再次,还要严防坏死“末梢”死灰复燃。反“四风”要防止虎头蛇尾,避免“一阵风”。作风问题容易反复,一抓就好转,一松就反弹,因此,打好八项规定的“组合拳”要充分利用公众和媒体的监督,群众心中的“标尺”才是衡量一个干部政绩好坏的“度量衡”。

八项规定即将一周年,不可否认,我们存在问题,但是,整体趋势依然良好。中央反腐的决心空前强大,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相应号召,不论级别职务,筑牢树立思想防线,抵御腐朽思想的入侵,严格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