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与责任

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与责任

res02_attpic_brief

高校不仅具有促进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功能,而且承担着引领社会道德良知的使命。 新华社发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使命,而且也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素质和培养质量。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基本要求

高校是理论研究和创新的主要阵地,也是思想活跃的讲堂。高校比任何其他领域都更直接、更系统、更深入地接触各种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冲突表现得更加明显、更加尖锐。因此,在高校理论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也更为必要、更为迫切。要在高校理论研究中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要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坚持“双百”方针的关系。学术研究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绝不能以此为由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双百”方针,是要以严谨求实的精神深入研究理论和实践中的复杂问题,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和以理服人的方式使真理越辩越明,而不是对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模棱两可,甚至姑息纵容极端言论和错误思想。正如邓小平曾经批评的:“有些同志对精神污染不闻不问,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甚至认为是生动活泼,是‘双百’方针的体现。”实际上,提倡兼容并蓄,坚持学术自由,决不意味着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取消争论和放弃批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社会思潮开展认真研究和深入批判,恰恰是学术自由和思想解放的表现。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