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试点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成效显著(2)

深圳:试点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成效显著(2)

完善制度,在限权上聚力

建立健全权力透明运行工作保障机制和行使职权监督机制,从常态运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方面着手,使各项制度基本完备、彼此衔接、环环相扣,形成制度的闭环效应,推动权力透明运行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道路。

明确常委会决策范围。制定《区委常委会重大问题议事决策规则(暂行)》,把常委会决策内容进行细致划分并作出具体规定,提升了常委会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克服了过去少数人决策,随意性较大的弊端。

完善民主议事决策程序。制定《区委常委会重大问题决策程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工作原则,健全完善了常委会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常委会在议事决策时,按照常委—副书记—书记的顺序,依次发表个人意见,避免出现因主要领导讲话在前,对其他同志的发言产生导向性影响的问题,使各位委员能够充分真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完善常委会表决制度。为使党内意见的集中过程更加民主化、科学化,按照问题的不同性质,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等三种表决方式进行逐项表决。在表决过程中,实行一人一票制,书记、常委一律平等,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赞成票数超过应到区委常委人数的半数为通过,形成会议决议。

建立决策征询制度。制定《区委全委会、常委会重大问题决策咨询规则(暂行)》,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征询制度,实行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不出台、没有经过选择比较就不作决策、没有经过试点就不推广的“三无三不”原则,特别在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分别采取征求意见建议、专家论证、技术咨询或决策评估、公示、法律咨询等决策咨询程序,做到决策部署代表广大群众利益。此外,还制定《明查暗访工作暂行办法》,不定期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居民代表,到机关大楼、办事大厅、服务窗口“明查暗访”,加强对机关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

强化监督,在亮权上着力

紧紧围绕“党员群众希望知道什么”和“需要党员群众知道什么”这两个重点,大胆创新,探索开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有效形式,确保良性互动。

开展区委常委会列席旁听制度。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全过程列席区委常委会;研究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或与群众关系密切的重大事项时,邀请党员群众代表列席旁听,以加强决策监督;实行重大决策事项执行情况开门评议制度,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制定《加强党政正职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党政正职不直接管人事、财务、审批、物资采购和工程招标等具体事项,严格规范党政正职的用权行为。坚持区委区政府班子成员定期述职述廉制度,探索建立党政正职向纪委全会述职述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职行为的监督。制定《南山区重要人事任免程序》,在干部选用工作中,强调自下而上进行初始提名。将本单位空缺岗位的初始提名权交给单位党委,并广泛开展调研谈话,将群众意见与单位推荐意见进行融合,多层次多回路进行干部酝酿,其中党政部门一把手必须征求全委会意见。深入推行“公推直选”、“公推公选”等选人用人机制,努力推进竞争择优。去年以来,全区采取公开推荐、公开选拔等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处级干部有36人。

丰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载体。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经费,建立“一屏三网”,将全区资源有效整合,推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全覆盖。“一屏”,指建立LED显示屏,各个街道在各自辖区内建立一个LED显示屏,及时公开各类信息,方便群众查看各类公开信息。“三网”:一是“南山党务公开网”,覆盖区、街道、社区的所有党组织,分内网、外网两大系统,内网向党员干部公开,外网面向社会公开。二是“社区党风廉政信息平台”,向居民公开社区居务和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企务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查询。三是“社区家园网”,向居民公开办事流程以及低保、优抚、安居房分配等事项,网站能与居民交流互动。此外,还借助手机短信平台、“网络问政”、“行风热线”、“效能监督”等方式,不断丰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载体,确保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