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筑牢了坚实基础。制定颁发了《全军信息化标准体系表》,以连通信息孤岛、消除各类烟囱、强化互操作性为重点,制定了军事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源、军用物资和装备分类代码、军用国产关键软硬件、军用射频识别系统等一大批信息技术领域国家军用标准,有力指导和规范了军队信息化建设,提高了三军装备的互连互通能力和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水平。
——为重点装备和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以满足重点装备和国家确定的重大专项工程建设需求为目标,大力开展配套标准化工作,有力支撑了新型武器装备研制和新技术应用。深入开展重点型号综合标准化工作,针对工程建设进行标准化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建立标准体系,制定缺项标准,加强实施监督,缩短了装备的研制周期,节省了研制费用,提升了装备质量水平,促进了装备体系的集成优化和技术改造。
——为提高部队和装备保障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我军装备品种规格繁杂,通用化、系列化程度不高,战场保障困难的情况,突出抓了装备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工作,开展了飞机挂架通用化、火炮口径系列化、雷达和电子对抗装备模块化等工作,实现了“一机多用”和“一机多型,产生了可观的军事和经济效益。例如,通过开展飞机挂架的通用化,大幅减少了机载悬挂物和悬挂装置的品种数量,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机动作战能力,减轻了部队维修和后勤保障负担。
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习主席强调指出,全军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军用标准化要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的决策指示,按照打赢要求,提升能力水平,全面满足国防和军队建设各领域标准需求。
——提升标准“统”的层次,为提高联合作战能力服务。按照三军一体、体系融合的要求,加大跨部门、跨领域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力度,进一步统一信息传输和分发标准,规范数据结构和格式,打通信息链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各类各层次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应用效能,全面优化信息化标准体系。
——加大作战训练、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标准化建设力度,提升全领域服务支撑能力。围绕信息化训练条件建设、政治工作信息化、一体化保障和精确化保障等重点,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
——积极推进重点装备标准化建设,深化装备体系融合。在继续完善高新技术装备配套标准的基础上,对主要支持单一武器平台、单一装备系统和军兵种专用的标准进行整合重组,加快向三军通用标准的升级换代,支撑一体化装备体系的构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