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全面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2)

辽宁:全面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2)

——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占斌教授

完善市场体系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辽宁日报:现代市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决定》第三部分予以专门论述。您认为现代市场体系有哪些基本特征?建立和完善这一体系需从哪里破题?

张占斌:现代经济理论已经证明,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优机制。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载体是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又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这里可以看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地位。根据全会精神,现代市场体系概括地讲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企业自主竞争、公平竞争。为什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没有效率?其重要原因在于企业这个主体只是在该体制下没有自主经营权利的细胞,缺乏竞争的活力和动力。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则转化为参与市场竞争、充满活力的微观主体,在利益导向下实现优胜劣汰,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特征已经逐步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要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和自主消费的权利,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着力提高消费者收入水平,让更多的人有能力消费。需要不断创新商品种类,引导新的消费需求,比如当前电子商务消费、信息消费就是此类范畴,同时还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生产行为,严格保护消费者权利。三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今天我们不仅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各种商品和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而且要积极构建各类商品和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自由流动机制。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关键,我认为还是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新一届中央政府已经分三个批次陆续下放和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这对于加快完善我国市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的着力点就是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充当“裁判员”角色,而不是政府自己当“运动员”。另外,现代市场经济还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政府要注重消除垄断、清除贸易壁垒,保障各个市场主体公平、公开和公正地使用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

清晰界定政府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辽宁日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得正确与否,是我国改革事业成败的关键环节。未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张占斌:这里涉及到市场定位和政府职能界定问题。从市场定位看,概括地讲,我们党对市场定位问题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在这个阶段中,对市场的认识从简单地排斥市场机制到主张发挥市场的“重要作用”。第二次飞跃是从“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到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对市场的定位从“发挥重要作用”上升到“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三次飞跃是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的定位从“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转变到“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又一次质的飞跃。

从政府职能界定看,《决定》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阐述,即政府要承担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五个方面的职能,其余能放权的都要向市场、向社会放权,最大限度地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各类社会组织的能动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会产生垄断组织、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等 “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应当在这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因此,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总结起来就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二句话是清晰界定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做到了这两点,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很好解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能够有很好的保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