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2)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2)

1930年,在龙骨山顶部陆续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即“山顶洞人”。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这些发现表明了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到目前为止,遗址的科学考察工作仍然在进行中。

“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

“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

古人类遗址的重要代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北京人头盖骨以及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的一些猿人使用石器和用火遗址,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古人类遗址的重要代表,周口店保存了纵贯70万年的人类生存历史,是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科研价值最大、产出成果最多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

“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伟大贡献。“人是从猿变化而来的”这个在今天看来十分简单的事实,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之前还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爪哇猿人”的发现都曾经被斥为奇谈怪论。但是,当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以其空前丰富而完备的原始人生活遗迹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清晰而无可辩驳了。“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的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证明,“直立人”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期,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他们是“南猿”的后代,后来“智人”的祖先。“北京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态标准,而“北京人”对火的使用,更加完备了其作为人的特征。“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发现,更充分表明了“北京人”的发展和延续。“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宝库。或许可以这么说,从1929年12月2日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出土的那一刻起,人类真正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过去了。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头盖骨6具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头盖骨6具

科普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口店遗址背靠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脉,面临着广阔的华北平原,山前一条小河潺潺流过,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宜人,是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20万年前新洞人、1―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的地方。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53年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附近建成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该馆1992年被北京市列入青少年教育基地;1997年中宣部又将其列入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6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周口店遗址分遗址区和博物馆两部分,常年向观众开放。遗址区有著名的猿人洞、新洞、山顶洞等多个化石地点。博物馆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物、动物化石、石器,以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向观众诠释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馆内还有三维动画、模拟发掘、动手制作、磨制骨针、模型装架等特色科普互动项目。

责任编辑:白舸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