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倒逼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核心倒逼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革目标倒逼我们必须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改革要求倒逼我们必须以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瓶颈倒逼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军令状,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号,彰显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无穷后劲与强大动力。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35年后的今天,我们更要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党外人士座谈时所强调的:“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倒逼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虽然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全方位腾飞,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了话语权,但毋庸讳言的是,一方面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却是国内诸多问题和矛盾的集中爆发。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表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和矛盾并不能阻止改革的步伐,而是会倒逼出更加有效的改革措施、更加强大的改革信念、更加有力的改革行动、更加丰硕的改革成果。如今的全面深化改革已不再是单打一的“摸着石头过河”,而是融入了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这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倒逼出来的。
发展的现实警醒我们,持续不断的、保持高速增长的市场经济建设相伴而生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如自然资源被掠夺性开采、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基尼指数逼近国际警戒线、人民普遍感到 “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用于国内维稳的开支不断扩大、民间大量财富流失国外等等一系列的社会民生和自然生态等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粗放型经济发展而生,这就势必倒逼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倒逼出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核心倒逼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完善的过程中,市场一直是改革生发和生长的主战场。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体与政体,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发挥 “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所生成的不足和缺陷,《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科学论断充分说明,只有市场是不够的,还要有与市场相适宜的政府;政府边界的合理划分和政府作用的正向发挥才能保证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显著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通过市场经济增强发展活力,从而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现代服务业、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聚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