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92年英文版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恩格斯.恩格斯致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M]∥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6]列宁.论我国革命[M]∥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周新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辨析[M]∥李慎明,等.历史的风———中国学者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张志军.20世纪国外社会主义理论、思潮及流派[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9]PartyProgramme[EB/ol].CommunistPartyofIndia(Marxist),2012-06-12..
[10]郑萍.中国走的是和平振兴道路———访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绪方靖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3-03.
[11]吴佳俊.俄共主席赞中国政治模式集体决策比美国做的好[EB/ol].搜狐新闻网,2009-09-16..
[12]SITARAMYECHURY.CPI-MnotFollowingModelsinOtherCountries[EB/ol].TheEconomicTimes,2012-04-07..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