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思良将,在严重困难时期,毛泽东起用陈云
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害。由于大跃进造成了经济比例失调,加上严重自然灾害和苏联逼债,使中国进入了三年严重困难时期。
严重的教训使毛泽东猛醒,他开始认识到: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是正确的,同时他也认识到,批判反冒进是一个失误,陈云关于经济建设的主张是有道理的。1960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听取工作汇报时说:“现在看来,建设只能逐步搞,恐怕要搞半个世纪。”他对大跃进的错误承担了责任,并且认定:三年困难的“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1961年初,他在指导经济建设中,实际上已经按照陈云过去采取的办法,把各方面指标都调低了,并且说:今年可能是就地踏步,休养生息。从这一认识出发,他与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共同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建设方针。此时,毛泽东重新倡导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为了系统地总结经验,统一全党的认识,1962年初,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再次作了自我批评。毛泽东在会上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别人比我懂,少奇同志比我懂,恩来同志比我懂,小平同志比我懂。陈云同志,特别是他,懂得较多。他的办法是调查研究,不调查清楚他就不讲话。这一次,我说请他讲话,他说不讲,我说你哪一年讲?他说过半年可以讲。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得,还是懂得不多。”“我注意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
毛泽东在这段讲话中特别提到了陈云,他说:特别是他,懂得较多。国难思良将,毛泽东开始重视陈云的意见,并在经济建设中起用陈云。
对于陈云在指导经济建设上的正确意见,此时中央领导层已经有了共识,大家都认为,还是陈云历来主张的保持平衡、稳妥可靠地发展经济,是正确的方针。由于毛泽东和党中央有了这个共识,此后的经济工作基本上都遵照陈云的意见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陈云也敢讲话了,他在七千人大会陕西省全体干部会议上讲话时,讲了恢复国民经济的办法,还在大会上讲了解决困难的措施。
1962年2月21日至23日,刘少奇在中南海西楼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西楼会议”),会上,刘少奇专门请陈云讲了话。陈云在讲话中分析了目前财政经济方面的困难,同时提出了六条克服困难的意见。刘少奇非常赞同陈云的意见。接着,中央决定,召开有各部委党组成员参加的扩大会议,主要请陈云讲话。在2月26日召开的这次会议上,陈云发表了《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讲话,李先念、李富春也就财政和工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发表讲话。三个讲话,以陈云的讲话为主,实际上,陈云在讲话中提出了中国今后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问题。刘少奇对这三个讲话十分赞赏。在他的提议下,中央批转了这三个讲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