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认为,应当恢复成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主要领导人的一致意见,是让陈云当组长,但陈云一再推辞,说自己身体不好。因此,一开始议定由李富春当组长,周恩来、陈云等为成员。但实际上,陈云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核心。这个小组所确定的关于中央领导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都是按陈云的意见制定出来的。3月7日,陈云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提出了调整经济的基本方针,突出强调了综合平衡问题。这个讲话,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一致赞成。刘少奇将陈云讲话印发给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成员。不久,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提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还是由陈云来当组长,刘少奇的这一提议,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成。当时在外地的陈云听说后表示,不变为好。刘少奇说:大家都同意你当,你就当。就我个人来说,全力支持你,支持到底。陈云只好听从安排。就这样,他担任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组长。
1962年3月16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专程飞赴武汉,向在那里的毛泽东汇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的情况,并把陈云、李先念、李富春的讲话稿交给毛泽东看。毛泽东仔细阅读了这三篇讲话稿,表示完全同意。他尤其对陈云的讲话稿十分赞赏,他决定把这三篇讲话稿都批转给省军级干部参阅,同时表示同意陈云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组长。刘少奇回北京后立即办这件事。3月18日,中央发出《关于批发陈云等同志讲话的指示》,4月19日,中央下发了关于陈云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的通知,4月26日,中央又决定扩大传达陈云等同志讲话的范围。
刘少奇对陈云的主张尤其重视,他提议并指示他的秘书邓力群把陈云几年来有关经济工作的一些意见整理出一个摘要。当刘少奇就此事征求陈云意见时,陈云不同意。但刘少奇说:可不广泛印发,只印发给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同志,陈云才同意。邓力群下了很大功夫,整理出了陈云经济工作意见摘要,刘少奇认为这个材料非常好,他把这份材料送给毛泽东看,毛泽东也十分重视。那一时期,陈云关于经济建设的意见,受到了党内高层的重视,也得到了全党同志的拥护。
陈云主张实行包产到户,受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陈云再次被冷落
1962年4月,陈云在上海疗养期间,收到了田家英到湖南韶山等地农村调查后所写的材料,这个材料中反映了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要求包产到户和分田到户的要求。陈云看了这份材料后,称赞其中“观点鲜明”。他十分赞成这份材料中的观点,结合自己所调查了解的情况,经过反复思考,陈云于1962年6月下旬,就用重新分田的办法来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农业产量问题,分别同刘少奇、周恩来、林彪、邓小平交换看法。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林彪与陈云取得了一致意见。陈云心里有了这个底,便于7月6日致信刚刚从外地视察回到北京的毛泽东说:“对于农业恢复问题的办法,我想了一些意见,希望与你谈一次,估计一小时够了。”(《陈云年谱》下册120页)
此前,毛泽东曾表示,不同意包产到户或者分田到户,并且对此很反感。陈云也知道毛泽东有这个意见,但他仍然顶着冒犯毛泽东的压力,要找毛泽东当面谈清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志劝陈云不必急于去向毛泽东提自己的建议,陈云说:我担负全国经济的领导职务,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此事提与不提,变与不变,关系到党的声誉,关系到人心向背。既然看准了,找到了办法,怎能延误时机。他坚持要向毛泽东当面汇报自己的看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