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能够成功?(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能够成功?(5)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在中国,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由于长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共和国一直是稳定的。但是,居安思危,我们不可忘记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习近平总书记继承我们党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最近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四,始终坚持建设一支党领导的强大的人民军队。

毛泽东曾强调:“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核心的武装力量,是捍卫宪法规定“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坚强卫士;是保卫国家政治独立、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

这支军队的成员,以工农劳动者子弟为主体,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对内对外的方针政策。60多年的实践证明,一旦人民共和国有需要,这支军队就挺身而出,开赴前线。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人民群众遭受灾难,第一时间赶到救援的,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军队爱人民,也深深地为人民群众所爱。正是有这样一支军队,才能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证“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成为可能。

第五,始终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骨干,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中国共产党已培养锻炼了大批治政、治经、治文、治军、治党的人才。他们经过战争环境的严酷考验,延安整风学习,同工农劳动者同生死共患难,有相濡以沫的鱼水之情。在他们的带领下,经过全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等等,50年代又培养出更大一批忠于党的事业的干部。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初,及时提醒全党要重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并提出五项条件:要搞马列主义;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没有这一条不能当支部书记,更不能当中央委员”;要能团结大多数人;有事要跟同志们商量;自己有了错误,要作自我批评。

十年“文化大革命”,搞乱了干部队伍成长的环境,但对所有干部也是一种特殊政治环境的考验和锻炼。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陈云及时提出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选拔中青年干部的问题。他们说,这个问题十分迫切,十分重要。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50年代成长起来的够格的干部,安排到各级领导岗位,成为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领导骨干。之后,又有千千万万的干部,经历国内、国外复杂政治环境的考验,学历高,经过上山、下乡、参军接触工农兵,接触实际,从基层工作做起,几十年经历各级领导岗位的锻炼,成为参与改革开放、领导改革开放的新一代。真可谓,人民共和国人才辈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