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财政支持问题。相当方面的金融改革,都将涉及改革成本(风险暴露、市场退出),都可能需要公共基金的投入。而事实上,制约当前金融市场化的部分原因,也是财政投入不足。社会安全网不健全导致的。如地方债务以及信用债券等正常违约,金融机构从事的政策性业务,包括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等。二是宏观调控框架。宏观调控框架也制约着金融体系功能的设定。只要我国仍坚持产业政策,虽然可以让财政补贴发挥更大作用,但对金融资源一定程度的政府管控就不可避免。三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市场约束要发挥作用,需要借助微观主体的治理机制。实体经济层面如果存在预算软约束(政府隐性担保或者其他因素),则可能扭曲实体经济向金融体系发出的信号,从而发生系统性的资源错配。金融体系越市场化,这种错配将越严重。四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只要“社会政策托了底”,金融改革才能更加深入开展,才能对经济波动有更大的容忍度,能承受更大的社会紧张情绪。
陈道富:中国金融改革需面对的两个根本命题(6)
- 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作用2025-06-26
- 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持久战2025-03-26
- 如何妥善应对金融风险挑战2024-01-08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三对关系2023-11-02
- 用高水平金融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2023-09-05
- 基层金融体系治理难点及对策建议2023-08-08
- 筑牢金融安全网和防火墙2023-06-08
- 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23-06-05
- 5个重大问题,习近平强调当前经济工作2023-02-16
- 美联储加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023-01-05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精品消费月|激活消费新动能,共绘开放新图景
- 中国唯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项目获“地方气候领袖”奖
- 【理响中国】从“民族复兴”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陆小成:坚持“五统一、一开放”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践路径
- 以新闻之力绘时代长卷
- 从乌镇出发,让“数智”点亮未来
- 一纸票根串起京城文商旅融合新图景
- 第八届进博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看“团结奋斗”密码
- 【廿四节气·立冬】冬藏万物知寒时,风起雪盛悦人意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解码新时代文化使命担当
【理论看点】陈志刚:做强国内大循环 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统筹发展和安全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做强国内大循环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