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为迈向经济强国奠基

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为迈向经济强国奠基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之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提高国家治理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处于换挡期和转型期,亟须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当前需重点在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释放各类企业活力、兼顾富民与强国、创新社会治理、有效激励各级政府等方面有所突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充分反映党和政府驾驭复杂经济局面,治国理政达到了新高度,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国家治理水平的高低是检验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完善、定型的重要标志。早在1992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实践,我们才能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因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提升软实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强调的是不仅仅依靠一种力量,而是发挥市场、政府、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协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一起进行国家治理。提高国家治理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基于此,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处于换挡期和转型期,亟须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当前需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应该说,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越性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渐形成,但距理想状态依然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不统一,政府干预过多、过滥,缺位与错位并存等。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可谓恰逢其时。政府要相信市场,尊重市场。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与复杂的市场环境,政府决策出错的概率在增大,真正了解市场的是企业。政府应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把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弥补市场纠偏机制不足和自发机制过度的缺失,发挥其提供公共产品和体现社会属性的功能。

释放各类企业活力。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中国迈向经济强国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政府对待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应一视同仁,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对国有企业来说,要更多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应有所作为,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但目前国有企业的角色定位混乱导致地方政府既“跑部钱进”,也“跑央企进钱”,“政府企业化”与“企业政府化”的畸形现象并存,极大阻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并滋生大量的腐败问题。怎样引导国有企业真正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将是下一步改革亟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切实消除形式各样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构筑民营企业发展的财产权基础,充分激发其积极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