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经济改革之年大幕揭开(2)

全面深化经济改革之年大幕揭开(2)

通胀因素依然处在低位,12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2.6%,较11月略微上升0.1个百分点。而上游产品价格略有上涨的趋势正与当月高频工业品价格走势相呼应。根据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2月能源产品价格环比上涨1.1%,矿产价格环比上涨0.1%,有色金属价格上涨0.4%,化工产品上涨0.3%,但橡胶、轻工原料价格有所回落。在此基础上,笔者预计12月PPI或将回升至-1.1%。

在终端消费品价格方面,看商务部食品价格走势,受节假日临近及成本较高的储存水果上市的影响,12月水果价格涨幅显著。而之前一直高企的蔬菜价格则出现了环比下滑。综合来看,笔者预计食品小幅上涨会带动CPI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年底翘尾因素归零,12月CPI同比价格或将回落至2.6%。

展望新年,预计非食品通胀相关压力仍然会比较温和,通胀走势的短期变化与食品价格密切相关, 2014年全年通胀或为3.0%,仍低于调控目标3.5%。

结合12月PMI以及其他经济指标的分析,笔者的初步结论是,伴随着早前稳增长力度的减弱、财政约束加强以及货币政策趋紧,当前中国经济已有回落迹象,预计四季度GDP增速或将回落至7.6%,如此,则2013全年增速将为7.7%。

以现有的各项基础条件而论,预计2014年GDP增长也将稳中有降,尤其受资金价格的上涨的抑制,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但消费和净出口增速有望上升,其中,城镇化配套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释放农民工的消费,二胎政策的放开也有助于刺激育婴产品的消费。欧美经济复苏或将带动国内出口需求提升,应该也是个亮点。全年经济增长或将前高后低,增长率或为7.6%。

而从政策角度来看,当前中国的经济周期已变得越来越短,且短期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宏观政策的取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显示凯恩斯传统需求管理理论在中国遭遇了瓶颈。此外,中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包括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土地与房地产绑架等难题叠加,证明持续多年的中国式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已走到尽头,急需转变并刷新宏观经济管理的思路和手段。

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四季度例会“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的基调,笔者判断,2014年政策或将更多地从供给端发力,以全面推动改革。事实上,在习总书记出任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后,2014年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年的大幕已揭开。若能从顶层推进、监督、落实各项改革,促进部门协调,防止多项改革因缺少相关政策措施配合而加大风险,就有望尽最大可能向国民释放改革红利。

沈建光(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