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清廉”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党的执政形象。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立党以来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党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要求,高度重视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清廉也是一种思想作风、人格力量,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生命线。
以清正廉洁公仆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比服务、比廉洁自律,要常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是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行为目标。清正廉洁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凡是吏治比较严明、官风比较清正的朝代,必然繁荣昌盛;凡是吏治混乱腐败、官风腐化堕落的朝代,必然衰败不堪,甚至走向灭亡。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个政党及其成员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受到社会风气的熏陶。任何一个政党在以自己的执政风格影响或改变社会风气的同时,也在被社会风气所改变和影响。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风气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党的群众路线寓于社会风气之中,又对社会风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社会风气反过来也会影响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我们的任务是,抓住“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使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为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舆论编织的“塔西佗陷阱”。“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在当前社会舆论中,公众对一些基层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所作所为,或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指责,开始把不时出现的食品安全、医疗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把无良商家以及市场某些无序环节造成的种种乱象,都习惯性地归因于政府部门。这样的情况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上尤为明显,网上很多人自诩为“意见领袖”,他们往往对很多事件未经仔细辨识就急于发言,要的是被别人关注,博的是观点出位,很多普通网民则被巨大的网络舆论洪流所裹挟,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人云亦云,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党群、干群关系恶化的幻象。因此,在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也要学会在互联网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塔西佗陷阱”的效应有可能因漠视民意、信息淤塞而急速放大,也会在及时合理的应对中逐渐消弭。在网络化条件下,民意的表达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多维立体传播时代既为执政党了解舆情民意,加强党群、干群之间的沟通交流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渠道,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发挥网络在群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占领网络思想舆论阵地,还有待探索并积累经验。
注释:
①引自栗战书:《群众工作九法》,《新华文摘》2011年第20期。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高祖林,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