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中国外交部网站的信息后可以算出,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在双边、多边场合会见、接触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多达100余人,国际组织领导人超过10人。
在“中国梦”的语境之下,中国外交显示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更加开放包容,突出外交为国富民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服务,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是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坚持原则和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不仅坚持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也注重在多边舞台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赢得更多的国际声誉。
毫无疑问,对新风扑面、气质鲜明的“习外交”元年的盘点,置于“中国梦”背景之下,就可以更加领会今日中国的国际战略思维之堂奥,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逻辑。
首站访俄的“调度”之法
当地时间3月22日下午,莫斯科天气寒冷,气温约为零下20摄氏度。克里姆林宫前,与普京总统一起等候迎接习近平的,是俄罗斯接待外国元首史上极为少见的“超豪华”阵容:30多名政府高官,其中包括了3名副总理,还有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农业部长等。
在众人的注视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首次出访的习近平,步入克里姆林宫。普京迎上前的第一句话是:“很高兴你第一次出访选择了我们。”
“选择俄罗斯作为出访首站,证明中俄关系是北京的优先方向。”俄罗斯《观点报》评论道。
俄罗斯《生意人报》则以“中国-克里姆林宫仪式”为大标题,“普京像接待稀客一样迎接习近平”为副标题,报道了这次会晤。第一句这样写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人的印象是活力充沛。”
这篇报道详尽地引用了双方会晤时的谈话。“会谈过程中,习主席在回忆了与普京的交往过程后说,我觉得,我和您的性格很相似。这时,普京高兴地笑了。”
习近平比普京年轻一岁,在外界看来,两人都属“务实派”,对发展两国关系的思路也十分相近。
在会晤中,习近平表示,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外交全局和对外关系中都占据优先的战略地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依然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俄要更加紧密地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
普京对习近平的这番话完全赞同。
当天晚上,21时10分,习近平与普京一起出席了在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举行的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