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一年多前,习近平访美时首次提出,要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而且指出“这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创举”。
一年多后,习近平再次对奥巴马强调,我们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发展进步着眼,创新思维,积极行动,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
会谈后,中美两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时,习近平说,我明确告诉奥巴马总统,“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他还告诉记者们:“我和奥巴马总统都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需求,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中美双方要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中美关系正确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奥巴马表示,“当前美中双方面临着把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的独一无二机遇。我将致力于不错失这一良机。”
“我想这次会晤的一个目的就是重新定义美中关系——进一步调整成互相尊重主权、互相了解并能维护对方独特国家利益,同时找到共同基础的关系。两个大国站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洛杉矶市市长维拉莱戈萨如此评价两国元首的“庄园会晤”。
国内的权威专家认为,“中美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对运筹我国外交全局、争取战略主动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决定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所谓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其核心要义究竟是什么?
6月8日,随习近平出访的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后的吹风会上做了如下阐释: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梳理一年来的中国外交行动,有舆论认为,习近平的外交框架中的大国外交战略还包括,保持中欧高层交往势头,充实中德、中法关系战略内涵,实现中英关系转圜;同瑞士、冰岛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在欧洲发达国家中率先取得突破;推进中欧务实合作,妥善处理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产品“双反”调查等等。
作为大国外交的标志性活动,这一年中,习近平与美、俄、英、法这四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均实现了会见,有些还多次会晤。
经略周边倡导命运共同体
4月6~8日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成为习近平主席第一次阐述中国新亚洲政策的讲坛。
在主旨演讲中,作为东道主的习近平,将亚太各国喻为“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应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