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超越六大困惑的深层智慧(2)

2013,超越六大困惑的深层智慧(2)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答问

我们存在一个方法上的问题,努力去分辨我们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话从理论上讲是对的,但问题是怎么去分辨呢?所谓精华与糟粕,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我们今人眼中的精华与糟粕。而且即使我们眼中的精华被继承下来了,如果运用不当,精华也会变成糟粕,不是“化腐朽为神奇”,而是相反,“化神奇为腐朽”了。所以不是传统的问题,而是我们今人的问题。今人没有眼光和能力去驾驭它、应用它、发展它。有句话值得我们牢记,“善用者无弃材”,拿木匠做比喻,一个好工匠,任何木头到他手里都会被放到适当的地方加以应用,哪怕是糟木头,通过他的巧手或许就变成了珍贵的艺术品;可是一个不善用材的木匠,就会挑三拣四:一块小木头有什么用?烂木头有什么用?善用者化腐朽为神奇,不善用者化神奇为腐朽,关键在于培养自己成为善用者。学习也是一样,“善学者无弃学”,善于学习的人什么都可以去学,有的可以正面学,有的可以反面学,有的可以精学,有的可以略学,关键是要培养学习的能力。

二、如何破解现代社会“互不信”等精神问题

问:2013年,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的事件,让公众陷入“扶还是不扶”的纠结。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道德水平却似乎在滑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趋于紧张,这些问题如何破解?

楼宇烈:在现代中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口号下,似乎一切事物的价值都可以经济利益来衡量,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却失落了人文精神。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用经济学等价交换、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作为一切价值观的核心。事实上,有些东西是无法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不是在所有的领域都适用于等价交换的原则。有些东西的文化价值跟商品价值不完全吻合,而且有些文化内涵,不能也不应该作为商品。道德,是不能用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来处理的。不应该想能获得多少权利,就承担多少义务和责任。道德的原则应该是不计功利,正如董仲舒所说“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这里还涉及到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个体在道德实践上只管正义明道,而不是谋利计功;但社会需要给这些正义明道的人相应的权利与奖励。如果社会对正义明道的人置之不理,而让歪门邪道的人获得好处,社会就失去了公正。尽管存在社会不公,正义明道的人得不到物质奖励,但个体还是要无怨无悔地去正义明道,这才是人文价值的要求。最可怕的就是现在我们把经济上等价交换的原则替代一切,大部分人都是想着有相应的回报才去尽相应的义务。社会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个人尽伦尽职,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得到相应的回报是应该的,但更高的要求是把事情做得更好、更自觉,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是人文追求的价值。这远远超过了等价交换,这样不仅能得到物质上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得到精神上的回报。我希望更多的人明白人文的价值,而不是以经济上等价交换、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代替一切、以物质的标准来衡量一切。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