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登了中央纪委通报广东省梅州市纪委原正科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吴汉林受贿案,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纪委原副书记、监察室原主任唐春刚受贿案,安徽省涡阳县纪委原副书记、城关镇党委原书记姜伟贪污受贿案,黑龙江省纪委信访室原正科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朱明义受贿案等4起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消息。这是近10年来中央纪委第一次公开通报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也是中央纪委坚持“严”字当头、打造过硬队伍的一个缩影。
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把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着力打造过硬队伍。
提前立规、划定红线,纪检监察干部纪律“紧箍咒”越套越紧
严明纪律“红线”。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对纪检监察干部明确提出了“四个不准”的纪律要求,即不准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相违背的言论,不准越权批办、催办或干预有关单位的案件处理等事项,不准以案谋私、办人情案,不准跑风漏气、泄漏工作中的秘密。“四个不准”划设了纪检监察干部执纪用权的基本规则,严明了纪律“红线”,为严厉整饬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提供了有力依据。
严明作风“高压线”。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纷纷联系实际制定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落实措施,特别强调纪检监察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项做起,认真执行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监督,发挥表率作用。
严明制度“雷线”。中央纪委监察部先后制定中央纪委常委会工作规则、中央纪委办公会议规则和监察部工作规则,建立不驻会常委向中央纪委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出台中央纪委常委会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办法,对带头严格自律、健全作风长效机制等提出严格要求。陕西、辽宁、广东、湖北等省(区、市)纪委制定实施有关强化队伍监管、加强纪律约束的制度规定,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办案纪律、保密纪律等各项纪律,架设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的“雷线”和防火墙。
创新手段、加大力度,纪检监察干部内部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强化巡视监督效能,加强对巡视干部的监督。2013年,巡视组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实行“三个不固定”,即巡视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者与被巡视者之间的关系不固定,巡视组长不是铁帽子,一事一授权,并严格实行巡视干部回避制度;准确发现问题是衡量巡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标准,有重大问题发现不了就是失职、发现了没有如实报告就是渎职。中央巡视组加强对巡视干部的监督,提高了巡视监督效能,赢得了社会各界赞誉。
强化办案过程监管,加强对办案人员的监督。中央纪委严格办案程序和时限要求,规范办案措施使用,督促办案人员依纪依法安全办案,较好实现了办案人员监管与办案工作运行的有效衔接。2013年8月,中央纪委还对浙江、江西、山东等8省(区)依纪依法安全办案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检查,通报了办案场所管理、办案及陪护人员履职和执行办案纪律等情况,进一步加强对执纪办案人员的监督。河南、浙江等省纪委还对违反办案纪律的干部坚决进行查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