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唯物史观打牢实现“中国梦”的基础(2)

以唯物史观打牢实现“中国梦”的基础(2)

唯物史观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最高目标,为实现“中国梦”明确了价值取向。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发展生产力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唯物史观在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最高追求和终极目标,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髓,为“中国梦”作了价值观的准确定位。实现“中国梦”不仅要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更要让人民幸福,让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偏离了这一方向,“中国梦”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中国梦”既要靠人民去实现,更要为人民所享有。实现“中国梦”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获得更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真正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实现“中国梦”增强了自觉自信。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与规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如同列宁所言,并不像涅瓦大街那样平坦和笔直。相反,总会遇到一些阻力、曲折甚至反复,这都是规律性的反映。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一种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但是,无论经历多少挫折,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趋势不会改变。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分析与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布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让资产阶级发抖的铿锵之声,却极大地提振了实现“中国梦”的自觉自信。

实现“中国梦”是前无古人的宏伟大业,必将遇到不可预期的种种艰难险阻,既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豪迈气概,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更要有源自科学理性、客观现实基础之上的自觉自信。可喜的是,我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成功地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不断地增强了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只要我们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变调、不折腾、不反复,思想同心、目标同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一定会不断向前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周小毛、黄海)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