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招待费”去哪儿了(2)

“天价招待费”去哪儿了(2)

核心提示:国资委在处理中国铁建事件后表示,或在近期推出一项关于规范央企职务消费的规定,完善央企招待费标准。此前,国资委已出台《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公众也会聚焦央企招待费的变化。

此外,有不少媒体以每一家央企增长的招待费和利润作对比,得出了不同的比例以表示每一家企业花的是否“值”。但是,央企本身的性质是全民所有,如果是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应当表现在股东分红中。现实的状况是,别谈分红,公众至今没有得到央企的关于招待费构成的解答。

质疑三在于,细看高额招待费的央企发现,这涉及各个行业,并不是某一家公司的问题,这不得不让人对央企的管理水平产生担忧。难道只有“招待”才能拿到业务?尤其在建筑行业内,“五大央企建筑公司”合计一年产生22.35亿元招待费,平均每天的业务招待费开销约为612.32万元,“不这样根本抢不到标”。这侧面描绘了我国建筑业商业环境的不健康,业务中的“灰色地带”也带来了权力诱租的隐患。

部分央企“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处理方式更易引起人们联想。多家央企在中报中对招待费选择的处理方式是“消失”。最先引起关注的中国铁建把招待费藏起来了,中国北车、中国化学看到主动披露招待费的央企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也“聪明”地选择了隐去。涉及被质疑高额招待费的央企无疑值得重视,但还有更多没有披露业务招待费的央企,并不能保证这些还未进入公众视线的央企就没有问题。

从中国铁建招待费的处理方式能看到,作为央企的管理者,国资委对招待费的态度也很强硬。中国铁建被曝光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要求认真核查,对存在问题要严肃处理,并要求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和中国铁建纪委书记齐晓飞在核查报告上签字背书报结果。“签字背书”要求监督者在监督核查报告上签字,表明签字人要对监督报告负责,成为了监督央企的新模式。

同时,国资委主任张毅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国(境)外考察费等有关费用的标准,规范经营管理活动。他要求,要建立落实“厉行节俭”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长效机制。以规范业务招待费管理为切入点,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要加强对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坚决惩治腐败。

这取得了成效,证明招待费有下降的空间。国资委表示,通过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并按照八项规定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2013年1~9月,113家中央企业集团本部业务招待费总额同比下降约37%。

可是,现实状况是不少央企与公众的期待走了相反的道路。从去年前三季度的财报看,包括中国铁建在内的多数央企巨头,最新一期财务报表中招待费项目“不见了”,市场猜测这是在“故意隐瞒”。

回顾上海建工的处理方式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遭到曝光后,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已对涉案高管作出撤职处分,并解除劳动合同。可是,上海建工关于招待费的质疑却缄默不语。谁都明白,涉案高管只是使用招待费的个体,始终遮掩着的招待费才是问题关键。

由此看来,面对公众的质疑,央企除了解释,唯一的也是更好的处理方式只有公开招待费的构成、使用对象以及降低“招待费”的整改措施。

国资委在处理中国铁建事件后表示,或在近期推出一项关于规范央企职务消费的规定,完善央企招待费标准。此前,国资委已出台《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公众也会聚焦央企招待费的变化。

试想,把这些招待费用于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发展技术力量,这些实实在在的企业实力才是企业在竞争中真正取胜的保障。不仅如此,认真对待企业的每一笔支出,这是对中小股民的责任,也是企业本身健康发展的要求。当招待费成为一件公开的事,将会净化竞争环境,或许未来央企自己也不必为这笔“恼人的支出”而烦恼。

让央企短期内消除、降低招待费也许很难,但在央企即将公布的年报中见到招待费的身影,应当是央企应尽的一项义务。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