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新探索

河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新探索

河南省淇县“三下三进”工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核心提示:近年来,河南省淇县按照鹤壁市的统一安排,着力深化规范提升以“工作建制下设、工作职能下放、工作力量下沉,村组干部进户解民忧、乡镇干部进村办实事、乡镇主要领导进站破难题”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三进”工作机制,实现了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走出一条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新路子。当前,淇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其做法和经验,对于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近年来,河南省淇县按照鹤壁市的统一安排,着力深化规范提升以“工作建制下设、工作职能下放、工作力量下沉,村组干部进户解民忧、乡镇干部进村办实事、乡镇主要领导进站破难题”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三进”工作机制,实现了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走出一条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新路子。当前,淇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其做法和经验,对于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三下三进”的基本做法

针对长期以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基层工作状态,以及部分基层干部“身在基层下不了基层”、服务群众“庸懒散”“中阻梗”等不良现象,近年来,淇县积极探索和创新乡村干部扎根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在全县着力构建和推行“三下三进”工作机制,努力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推出“三下”举措,构建网格化服务群众机制

为解决乡镇政府管理模式滞后、群众工作出现“盲区”等问题,淇县立足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改进基层干部作风,推动乡镇干部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提出“三下”的思路和举措。一是工作建制下设。按照打造“30分钟公共服务圈”的要求,每个乡镇按地域划分成若干网络状区域。每个区域按照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好、地理位置优的条件,选定一个中心村设置管理服务站,辐射周边村庄。乡镇干部吃住在服务站,全天候、零距离服务群众,做到近身管理、贴心服务,让群众找人有对象、办事有去处。二是工作职能下放。乡镇党委、政府按照权责相符的原则,赋予管理服务站人权、事权、财权,明确服务站党组织在加强党建、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的责任。职能下放后,服务站拥有重要事项把关权、资金使用审批权、有关证件代办权和矛盾纠纷调处权等职权,形成“人由站定、钱由站管、事由站办、责由站担”的工作机制。三是工作力量下沉。乡镇党委、政府合理调配机关人力财力物力,积极推动力量下沉,确保2/3的科级干部进驻管理服务站,2/3的干部进驻行政村。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工作保障,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真正使群众得实惠。

采取“三进”方式,建立常态化服务群众制度

为有效遏制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现象,淇县从拓宽服务群众渠道入手,积极探索常态化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形成“三进”的群众工作方式。一是村组干部进户。村组干部每季度定期走访群众,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汲取群众智慧。村两委成员分片联系农户,每季度对辖区内群众走访一次,做到对群众的基本情况、流动去向、致富需求、实际困难等了然于心,并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难题。二是乡镇干部进村。要求乡镇驻站干部坚持“坐班解民忧”与“进村察民情”并重,在确保服务站每天都有干部值班的前提下,其余干部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帮助解决道路交通、饮水灌溉、电力通讯、村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同时了解社情民意,排查不稳定因素,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办公及时解决,确保小事不出行政村、大事不出服务站。三是乡镇主要领导进站。乡镇主要领导固定每周三到各服务站,重点解决经济发展、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与群众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做到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

推动“下”“进”融合,搭建联系服务群众三级平台

在具体实践中,“三下”建立起的是框架,“三进”融进去的是主体,把“三下”和“三进”高度结合起来,使这一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淇县积极打造乡、区、村三级服务群众平台,努力在“下”与“进”的结合上做好文章。一是在乡镇设置融劳动保障、投资服务、村镇建设、民政、计生、农技等部门为一体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该中心由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科技培训、证件办理、社会救助、劳动保障等服务。二是在中心村设置管理服务站。乡镇主要领导定期进站,乡镇干部长期驻站,为群众提供全程代理服务,服务站有办理权限的事当场办理,没有办理权限的事由驻站干部把手续带到乡镇代办,办好后再送还给群众,以减少群众的奔波劳顿。同时,为提高办事效率,各服务站普遍建立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预约服务制、限时办结制。三是在行政村设置民情服务室。驻站乡镇干部经常进村进室,村干部轮流值班,代为群众办理事项、反映问题。目前,全县已设立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9个,服务站30个,民情服务室177个,共有200多名乡镇干部通过驻站进村下沉基层一线,基本改变了过去群众有事“摸不到门、找不到人、办不成事、来回瞎折腾”的状况。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