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基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的活动有效展开,就必须引导干部下沉服务群众,解决好“怎么做”的问题
淇县推行“三下三进”工作机制,决不是单纯地让干部沉下去,把办公桌搬到服务站,关键是如何真正为群众提供服务。干部在下沉基层的基础上,还要切实解决好“怎么做”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淇县着重做到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引导下沉干部在实践中解决好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的问题,即解决好如何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创新、主动去服务的问题。他们要求下沉干部克服上面布置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不布置就不积极主动地有所作为等不良现象,变“消极地等活”为“主动地找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二是针对某些下沉干部服务办法不多、服务能力不强、创新意识欠缺的客观实际,要求他们在“三下三进”、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提升素质、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淇县的经验和做法启示我们,只有引导下沉干部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找路子服务群众,并注重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锻炼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把“怎么做”的问题切实解决好了,就能把服务群众的事情做到位,真正让群众满意。
要使基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的活动见到实效,就必须建立规范化的常态督导与推进制度,解决好“怎么落实”的问题
干部下沉基层、服务群众的实际效果和群众满意度到底怎么样、如何评价?这就需要强化监管、督导和考核,解决“怎么督导推进”的问题。淇县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要靠制度,用制度规范下沉干部服务群众的行为;二是要靠群众,用群众是否满意来评价和衡量下沉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为激励和鞭策下沉干部真进、真下、真服务,该县建立健全服务站和下沉干部工作责任制和考评机制,明确各服务站和下沉干部应负的工作职责,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对工作出色的下沉干部不仅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而且在后备干部和副科级待遇上予以提拔使用。与此同时,县委组织部门对下沉干部实行有力的分类督导,对工作不力、在岗在位情况较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者及时进行组织处理。服务站和下沉干部到底做得怎么样,群众自有一杆秤,最有发言权。淇县通过各种形式,增加服务站和下沉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群众对其工作的知晓率,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淇县的做法和经验启迪我们:要使基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的载体真正发挥作用,就要建立规范化的常态督导与推进制度,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实,群众才会真正满意。
(调研组组长:丁同民 李民生调研组副组长:闫德民 闫浩 调研组成员:包世琦 陈东辉 张志明张智民 刘辉 执笔人:丁同民 闫德民 陈东辉 包世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