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气神”(2)

陈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气神”(2)

三、汇聚和传播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加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在全社会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文化建设要发挥出这样的作用,就必须善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积累的优秀道德风尚,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一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二是要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三是要继承发扬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积累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作风,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等。四是要以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涌现的英模人物为榜样,用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来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不断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新的正能量。

四、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前进的动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焕然一新,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但是,我们面临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并没有因此而减轻。文化体制机制与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还需要进一步充分激发和释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体制改革还处于进行时。基于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围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精心落实这些部署,就是为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顺利前进提供制度保证。

有了部署,还需要有实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能否竞相迸发的关键一招。但是,到今天比较容易改的都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在这种新的背景下,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一是要自觉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吸收并受益于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深化改革的成果。要跳出文化看文化,增强大局意识和战略思维,把文化改革放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局中来统筹谋划,并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紧密结合,协调推进。二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文化体制改革一定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这些要求,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正确方法与基本原则。落实这些要求,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历史已经证明,并还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只有在这条道路上,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力。归根结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气神所在!

(作者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