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东四大焦点呈现新态势

2013:中东四大焦点呈现新态势

2013年,中东大变局持续深入演化。突尼斯、利比亚、也门等发生政权更替的国家继续艰难转型,沙特、阿联酋、约旦等寻求变革的国家潜在风险继续酝积,伊拉克安全局势继续恶化,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执政遭遇挑战。在此背景下,四大焦点问题演进新态势尤显突出。

埃及局势:穆尔西政府被军方废黜,国家转型陷入曲折

埃及这一轮政治转型进程始于2011年2月,当时30多个党派组成的改革派力量(后来组成“全国拯救阵线”)、“穆斯林兄弟会”(后来组建“自由与正义党”)和“萨拉菲派”(代表为“光明党”)等主要政治力量,加上以改善民生为诉求的劳工和农民等广大中下层民众,在追求“自由、正义、民生、就业”的旗号下,共同要求穆巴拉克下台,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所代表的军方选择站到民众一边,迫使穆巴拉克下台。之后,“穆兄会”支持的“自由和正义党”和“光明党”等共47个党派构成的“民主联盟”,经选举成为议会上下两院第一大政治力量,它们推举的候选人穆尔西当选为总统。埃及由此开启从威权政治向选举政治转变的历史进程。其间,伊斯兰主义力量、埃及军方和“全国拯救阵线”代表的改革派力量之间围绕政治权力展开激烈角逐。2012年6月,穆尔西总统所代表的伊斯兰主义力量凭借多数民众的支持,不顾军方的反对,坚决推出新宪法草案,并在全民公投中赢得多数人的支持。新宪法草案颠覆了此前军方所提出的强化“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地位的宪法修正案,不允许军方对议会决议拥有否决权,不允许军方享有凌驾于民选政府之上的权力,使得军方的权力和利益受到明显挤压。新宪法草案通过之后,穆尔西总统更换了“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要领导人,由塞西接替坦塔维出任国防部长,迫使军方妥协让步,初步实现了伊斯兰主义掌控政权的目标。

然而,经过穆尔西总统一年的执政,埃及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形势的发展使得其他政治派别的不满大幅上升。在政治上,穆尔西总统改组内阁,强化“穆斯林兄弟会”及其本人的主导地位。这使得改革派担心宗教势力对埃及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甚至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方向发展。与改革派的担心相反,比“穆斯林兄弟会”更为保守的“萨拉菲派”则认为,穆尔西总统至今没有使“沙里亚法”(伊斯兰教法)在埃及得以施行,同样感到越来越不满。军方领导人把穆尔西总统强化对军队的掌控视为威胁,感到过去“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掌控国防部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担心军方在埃及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利益进一步受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穆尔西总统领导下的政府未能改变穆巴拉克下台前后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局面,使得埃及经济社会发展多项经济指标继续持续恶化趋势。在对外关系上,尽管穆尔西政府继续与以色列保持和平,对美国保持友好,但其积极改善与伊朗的关系,强化对非政府组织尤其是与西方国家有密切联系的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使得国内改革派和西方国家对埃及的政治和外交走向担忧上升。

在此情况下,穆尔西政府逐步陷入孤立。2013年7月3日,军方利用各派权力分化斗争带来的机会,以及部分政治势力和民众希望军方出面稳定政局的期待,罢黜穆尔西总统。之后,“穆兄会”注册的非政府组织被取缔,其领导人被捕,“挺穆”民众与军方之间、“挺穆”民众与“倒穆”民众之间陷于长时间大规模对抗和冲突。军方力图按照其提出的政治路线图,先组建过渡政府,然后于2014年1月进行全民公投,年中将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埃及转型进程由此陷入新的博弈重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