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东四大焦点呈现新态势(3)

2013:中东四大焦点呈现新态势(3)

这种形势发展,为双方在下半年出现的新互动提供了动力。2013年8月,经过总统选举正式上台执政的伊朗总统鲁哈尼为了发展经济,不断通过给奥巴马总统写信、公开讲话以及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文章,释放愿意在核开发等一系列问题上调整政策,与美国等寻求改善关系的信号。美国奥巴马政府随即顺势做出积极反应,表示如果伊朗新政府选择实质性地和认真地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寻找和平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美国将是其真诚的合作伙伴。这为有关伊朗核问题的谈判实现突破创造了契机。2013年11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美俄英法)加上德国与伊朗经过艰苦谈判,达成历史性的第一阶段协议。根据该协议,在6个月之内,伊朗停止纯度5%以上的铀浓缩,已有的5%以上的浓缩铀以稀释等方式“处理”,以防用于制造核武器;伊朗不得扩建或新建铀浓缩设施,可用于提取核武器材料钚的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停止建设;伊朗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进入更多设施。相应地,伊核问题六国不再对伊追加制裁,暂停对伊贵金属、汽车零部件和石化制品的禁运,允许少量伊朗石油出口,解冻伊朗留学生资金,放宽对伊食品和药品进口限制。2014年1月13日,有关各方在日内瓦就落实该协议达成一致意见,从1月20日开始执行该决议。这使得伊核问题朝着政治外交解决方向迈出了重要步伐,之后能否继续推进取决于美伊各自内部不同政治力量的博弈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的互动。

以巴和谈:进程重启,实质性重大突破可能性增大

巴以冲突是二战以来中东持续时间最久和矛盾最复杂的问题。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不久,就在埃及开罗大学发表讲话,表示要帮助推动解决巴以问题。然而,2010年年底从突尼斯开始并迅速蔓延至埃及、利比亚并席卷整个地区的地区大变局,不仅迫使奥巴马政府转而应对变局而无法继续推动巴以和平进程,而且使得以色列安全环境恶化和巴勒斯坦“哈马斯”地位提高,特别是使得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与美国奥巴马政府之间的分歧大幅上升,加上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的注意力开始向亚太转移,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美国推动巴以和谈的动力减弱和难度上升,巴以关系紧张,和平进程陷入停滞。2013年以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二任期首访就到达以色列的推动下,内塔尼亚总理明确表示愿意做出历史性妥协,同意巴勒斯坦人民建立一个与以色列为邻的非军事化国家。民调显示半数以上以色列人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巴勒斯坦方面相应表示,赞同阿拉伯国家联盟提出的新倡议。美国国务卿克里更是连续9次出访斡旋,力促巴以双方在9个月期限内(2014年4月左右)达成和平协议。

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于2013年7月29日在华盛顿重启直接谈判。经过10余轮的秘密谈判,克里于2013年12月15日宣布,巴以和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具体内容保密,预计双方将在2014年4月前达成协议。紧随其后,欧盟外长会议12月16日就明确承诺,如果巴以双方达成一份最终协议,就向双方提供史无前例的援助,包括与双方建立特惠伙伴关系,向双方提供对欧洲市场更多的进入权、更紧密的文化和科学联系、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以及加强政治对话和安全合作等。同时,欧盟警告以色列,不要宣布新的定居点计划,否则和谈失败的后果将由以方承担。12月17—26日,中国外长王毅出访巴勒斯坦、以色列、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沙特五国,核心任务就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在5月提出的有关解决巴以冲突的四点主张,为和谈进程取得突破作出中国的贡献。2014年元旦,美国国务卿克里第10次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提议双方就最终和平协议的框架大纲进行讨论,涉及以巴未来国界、安全力量部署、巴勒斯坦难民安置等重大问题,以便在2014年4月底完成和谈,但没有取得结果。但从目前情况看,巴以和谈要取得重大突破,仍需美欧和阿拉伯国家等有关各方的积极推动,尤其是巴以双方领导人的艰难抉择。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