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范毅:中国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

范毅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改革中心研究员


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第一次在政府的高层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四大原因

第一,我国面临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居民已经超过50%,中国开始进入城市社会或者说进入城镇社会。进入城市社会后我们的社会管理、基层组织没有相应的提高。从井冈山开始我们的农村管理经验远远高于城市管理经验。过去我们习惯把城市的矛盾分散到农村解决,当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时候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现在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了,如果还是想把矛盾放在农村化解,难度是非常大的。未来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农村问题,更主要的是城市问题,政府要学会管理城市。

在城市化达到50%的时候是社会层次、社会风险矛盾突出的时期,比如英国在1850年城市化率是54%,那时英国出现宪章运动,实际上就是社会矛盾增多了。而美国在1920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1%,在20世纪初期美国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社会运动。当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城市化率达到50%的时候,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险开始凸显。这里有两方面因素,城市人口占少数时城市的管理任务没有那么突出,这时的矛盾可以在农村化解。另外如果人口集中就会发生社会问题被放大的效应。一旦有社会事件马上就能引起非常大的效应,人口分散的时候一些风险引发不了很大的效应。所以,就现状而言社会结构在变化,社会管理难度在加大,我们必须要学会管理城市。

第二,城市人口的二元结构现象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不再是城乡矛盾关系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城市人口的二元结构问题。城市人口二元结构既包括本地人口,也包括外来人口,但是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享受的公共服务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带来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城市二元结构的现象使我们城镇化改革的难度加大了,比如北京的八九百万外来人口和1300万北京的城镇居民的矛盾,这时城镇化改革不再是城乡二元的关系,而变为一个区域间的关系。另外一个潜在的社会风险---非均等公共服务,现在全国农民工有2.6亿,这2.6亿农民工没有享受到均等的服务。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