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范毅:中国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3)

其实日本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其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导致日本海洋里的鱼都没了,现在他们又通过很多的污染治理让海洋重新恢复了生态,实际上是有这样一个过程的,但是我们今天的发展要避免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要发展必然会对自然环境带来影响,这是一定的,但是如何把影响降到最小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是要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小城镇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让现有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生活、居住条件。为什么要提出人的城镇化?我们过去对城镇化的理解有很大的误区,以前把城镇化等同于圈地盖房子,比如生态工程、景观工程、形象工程、高楼大厦等,但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或者说人文建设、社会建设方面的做法还不多。所以我们现在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

在2013年12中旬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上明确了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农民的意愿,而且还要有序分类推进,不要去强迫农民。现在很多地方搞城镇化的时候就是农民“被上楼”,农民“被城镇化”。另外有序的放开,把2.3亿农民落户问题全部放开难度确实很大,还是要讲究基本原则。另外一个就是分类要有先后顺序,一是举家,二是新生代农民工,三是长期在城市里面居住的农民工,这三类人让他们优先先进入城市。通过农民工市民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另外农民工市民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能够有效的释放内需。

农民工的消费是不稳定的,消费倾向比较低,如果在城里稳定下来可能会用更多的钱来消费,对内需扩大是有好处的。中央一直把扩内需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手段。现在提到城镇化的路线图就是“三个一亿”,第一个一亿是解决进城常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二个一亿是约一亿人口的城中村改造。第三个一亿是让中西部人口实现城镇化。

2012年底做了一个测算得出结论就是北京维持过去的投资,到2020年要到2500万人,也就是外来人口可能有1200万,当然现在严格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但是为什么做这种判断?有两个依据,第一高收入人口,有钱人来北京是看到北京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比如北京的学校、北京的医院、北京的各种公共服务一定是全国最优质的。中低收入人口来北京是为了获得一份就业,为了提高收入。

如果北京想控制住人口,就要看北京的地铁还建不建?北京的房子还建不建?只要建地铁,建房子就需要外来人口建,那么这部分人就需要各种相应的生活服务。但是从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来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人口的,现在北京也在出台一些措施,比如要迁出一些批发市场,当然从一定方面确实能够起到疏解的作用,但是最后能够真正疏解多少?其实根源在于北京能不能下定决心将北京的优质公共服务外迁,比如将一些优质的医院。如果北京舍得把优质资源往外放的话是可以控制住人口的。

未来随着一些基础设施延伸,如果农村能坐上公交,能享受城镇的医疗服务、卫生服务、保健服务就实现城镇化了,城镇化不是一定要把人搞到楼上去。北京的小城镇与长三角、珠三角发达的大城市周边去比较的话,就可以看到北京的小城镇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工业化的进程,但是北京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要好的多。

另外就是消费外延,北京主城区接近2000万人,2000万人口的消费对北京市大小城镇是非常大的机遇。如果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就意味着未来北京城市外延受到限制。从全国来讲60岁以上的人口是13%,65岁已经接近10%,实际上未来北京两千万人口老年人如果按15%算有会有300万人,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太多,未来需要养老产业的发展。还有就是潜在的优势,北京要控制人口规模,那一定要疏解城市功能,如果真正做到了城市功能疏解,一些优质资源外迁是好机会。发达国家有钱人都住在郊区,它的城市里面住的是一些低收入人口,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在地实际上是一个镇,这种地方有了这样的学校,有了好的医疗资源,有钱人就愿意过来。

下面讲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保护环境、编制规划、做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把资源配置交给市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还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是中央实行大政方针的确定、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要贯彻落实规划。二是要创造性的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发展城镇化还要突出几个亮点:亮点一是强调生态突出城乡的多元化特色,生态不是大拆大建。要强调城镇多元化建设,要有地域特色有民族特点,不能的全国城市都一个样。乡村发展也是要体现多元化,要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慎砍树、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现在城不像城,村不像村。有钱人未来的想法更多的是想到农村来享受农村的田园风光。

亮点二是把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效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现在城镇土地是国家所有,这种制度底线是不能突破的。第二个底线是耕地底线,必须要有一定的耕地作为基本的保障。第三个底线是农民利益要得到保障。这些底线保障的前提要试点先行。比如在土地上搞创新,可以鼓励建农民自住房,可以借助集体土地。这些工作还是有要求的,要严格控制增量、盘货存量、优化结构、集中效率。未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越来越少,那么盘活存量有两块,一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存量,二是城镇存量的建设用地,比如以前乡镇企业废弃的一些工矿用地。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