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建立:1、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2、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3、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4涉外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5、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6、巨灾保险制度;7、存款保险制度;8、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9、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10、引进国家公园体制。
·其它关注:负面清单、价格机制、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透明预算、自贸区建设、内陆沿边开放、人大制度、民主协商、基层民主、维护宪法、司法系统省以下垂直管理、纪检组织、文化软实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业创业、合理有序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社会组织活力、公共安全体系、国防改革、党的领导。
改革就是制度创新。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与面向新时期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改革的实践有可能因它的探索性,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的风险。邱晓华认为,三中全会的精神在改革的旗下,也实际上有一些实践性原则的设计,这就是人们议论的所谓改革的"底线"的说法:如政治架构不容否定,但行政司法流程的理顺可以讨论;国企绝对不容放弃,但可以引入部分民营资本;政府控制经济的能力不容放弃,但可以探讨新方式;土地私有化绝不可取,但流通权将有限放松;财政管控不可放弃,但财政结构可以调整;文化控制不能放松,但在安全范围内允许竞争;党管军队不容改变,但军队管理体制和编制可以调整。事实上这说明,改革如何推进里存在一个实践辩证法。
冷静把握大格局新趋势中的微机遇
既然改革存在一个如何推进的实践辩证法,你在改革的时间上,就需要把它看成是个永恒主题,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的节奏:慢不得,也快不得,心急吃不下热豆腐。改革的动力:危机是催化剂,问题倒逼。改革的方向:集权与市场,法治与民主。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是国民素质问题。按联合国的排名,中国的国民素质,已连续几十年排世界160位以后或倒数第二。这是决定了中国国情与改革快不得、急不得、也慢不得的原因。也是要以平常心与冷观察,仔细解读改革大格局中的一些新趋势的原因。
邱晓华说,改革决定奠定了第四轮中国变革的"基本面",以这个大格局看产业与行业发展,就不难看到下列实际上有希望的成长性行业:1.军工配套,2.保险业,3.银行业,4.农村土地中介服务,5.边贸与物流业,6.老龄配套服务业,7.私营医疗,8.建材装饰,9.音像文化,10.私立学校。此外,还应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兴起。关注生物经济、信息经济、制造经济高度融合,生产方式将发生的革命性变化,绿色、低碳、智能、集成逐步成为新趋势,传统工业的时空观约束大为弱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移动互联网+一系列与之结合的可能性,将是决定和改变未来生产与生活的新趋势。拥抱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一个人们的行为准则。
如果用颜色表述经济,那么抓住"七色经济浪潮"发展新机遇也将成为一个个新的切入口:1.绿色经济浪潮:绿色能源、绿色食品、节能环保;2.白色经济浪潮:老龄化人群消费升级、健康养生;3.金色经济浪潮:富人理财、资本运作、市值管理;4.红色经济浪潮:女性、小孩消费升级、教育培训;5.蓝色经济浪潮: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产业;6.银色经济浪潮:网络、基因、纳米、国防;7.象牙色经济浪潮:高雅时尚的文化、艺术、休闲、健身。
2014年宏观经济与政策走向
12月9-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2014年经济工作作出了新部署;同时12月13-14日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也已召开。这两个关键的会议,都给全国经济的形势发展,提供了导向性的指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