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讲,中国目前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宏观仍然在求稳中求进;微观层面的困难期还没有过去,企业还得有几年苦日子。这是因为宏微观经济,实际上都在承受转型升级之痛、市场过剩之痛、资金短缺之痛、成本上升之痛。稳中求进中,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促进经济合理增长和社会和谐。因此,2014年具体的政策供应与调控目标,邱晓华认为,眼下推进中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一定是中性偏紧;GDP调控预期目标增长7.5%左右(7%左右);财政赤字维持1万亿元以上,货币不松不紧;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6.1左右/美元波动;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或4%以内)。宏观调控新思路一定是寓制度改革与宏观调控之中,注重前瞻性政策指引(预期管理),注重供给与需求双管理,合理区间与政策挂钩。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控通胀,必然是2014全年的主题词。
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进城农村人口有序市民化。这必然带来三大关切:如城怎么建?地怎么管?钱从哪来?相应带来六大任务:1.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2.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3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4.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5.提高城镇建设水平,6.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五大亮点:1,美丽城镇(文化、历史、特色、民族),2,一张蓝图干到底(主体功能区规划),3,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强度、边界、绿水青山),4,记得住乡愁(独特性、望见山、看见水)5,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原村庄风貌)。发展32个城市群。
2014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应该是平稳温和增长,宏观层面的发展态势开始好转,估计新一年企业困难程度将稍有降低。这首先是因为国际形式好转,一是美国、德国经济好转移是定局,欧洲转机也基本能确定,从大的方面中改革开放、转型升级、政策托底都能溢出红利。因此,可预期2014年经济增长与2013年会大致相当,但通胀水平可能会略有提高。只是应高度布控风险点,严密关注市场利率持续高位的连锁反应,关注改革深化遭遇既得利益的阻碍,关注美国QE退出的危机冲击和地区冲突引发的国际市场动荡,从而不断把消极因素转化为改革的有利条件。
我们处在一个新的时代,邱晓华说,要想有持续的发展,更需要有新的思维。成功总是为准备着的人准备的!战略管控与风险管控是企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尽快行动起来,坐上变革与转型的中国高铁,追赶时代前进的宏伟潮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