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之二:新股“退烧”
2014年伊始,“停摆”一年多的IPO正式重启,首月发生的种种怪象令人瞠目。从“老三高”到“新三高”,再到高比例剔除高报价;从多只新股暂停发行,到深市新股集体“秒停”……
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发行需连续三周提示风险”的“高压线”,让新股上市后遭遇爆炒成为必然;“史上最严限炒令”限住了首日股价,却也为低成本推高股价创造了条件。
根据管理层的部署,年内IPO将延续高密度。这意味着“炒新”仍将是马年A股最热的话题。股民们担忧,新股密集发行之后会迎来一轮“破发潮”,更担心由此导致的市场估值下行,会让自己再度为疯狂“埋单”。
马年,制度纠偏是否能令“炒新热”降温?
蛇年岁末,证监会主席肖钢主持召开新春茶话会,邀请各路专家学者为新股发行制度“把脉”。多位专家学者在茶话会上直言,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解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积极采取措施,多管齐下才能标本兼治。
对此,肖钢回应称,将继续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取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把改革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程度统筹平衡好,不断完善监管规则,推进监管转型,切实履行好“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核心职责。
事实上,股市制度体系中尚待完善的环节远不止于此。除了新股“退烧”之外,股民们对于马年中资本市场各项制度趋于完善,显然有着更多期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