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总是与生气勃勃、振奋向上紧密相连。黯然告别蛇年的中国股市,也因此在马年被赋予更多想象。
大盘告别长期低迷,制度体系持续完善,拥有真正公平的市场环境,成为众多股民尤其是“小散”们对马年股市的最大期待。
期待之一:大盘“升温”
农历蛇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指双双收跌,谨慎情绪弥漫则导致两市成交萎缩至1600亿元以下。按照收盘点位计算,蛇年沪指累计下跌16.4%,深证成指跌幅接近四分之一。
A股蛇年遇冷,与基本面、资金面诸多不利因素的叠加密切相关。GDP增速回落,显示宏观经济转型道路艰难而漫长;货币市场频现流动性紧张,表明金融体系正直面“影子银行”等诸多考验。
进入马年以来,外部环境依然不容乐观。2014年1月官方制造业PMI和汇丰PMI双双回落,后者更是6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海外市场同样“不给力”。受新兴市场撤资潮持续等因素影响,率先迎来马年交易的香港股市单日重挫600余点,创下近15年来农历新春最差开局。
不过,这并不妨碍内地股民对马年股市回暖抱以期待。一方面,盼望作为蛇年最大热点的成长性投资能延续强势。另一方面,希冀身为市场中流砥柱的大盘蓝筹股能迎来估值回归。
一些迹象或能为股民的期待提供支持。统计显示,截至1月25日公布2013年度业绩预告的235家创业板公司中,153家净利润上涨,预喜率超过六成半。
继为险资投资创业板“解禁”之后,蛇年岁末保监会又宣布将启动1999年前高利率保单投资蓝筹股的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部分持有历史存量保单的保险公司申请试点。业界普遍表示,此举引资规模有限,却向市场释放了管理层引长期资金入市稳定市场的积极信号。
这意味着,长期遇冷的A股大盘马年“升温”,或许并不只是期待而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