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城乡养老并轨,跨时代的进步(4)

【案例】城乡养老并轨,跨时代的进步(4)

昨天的这项决定清楚地表明,中国在朝着缩小社会差距的方向大踏步前进,中央政府已经确立这样的决心,社会也积累了一些这样做的资源。从政府到民间都希望这个步伐能快些,再快些,中国上下不存在做与不做这项改革的尖锐对立,中国现在是怎么做,如何做好的问题。

在国家倾全力缩小社会差距的时候,呼吁社会保持清醒、指出一些差距有其必然性的声音也需要存在,并被广泛听到。中国的最佳状态应当是尽最大努力,同时接受一些不完美。而不是反过来,所有人竞相表达完美理想,而再好的结果大家也看不上,整个舆论场怨天尤人。

中国处在民生建设最突飞猛进的时代,同时也是至少新中国成立以来舆论不满最多的时期。这两者需要实现更客观、符合实际的互动,激发中国不断前进的正能量,而不是滋生越来越多的社会情绪以及治理层面的负资产。

不论如何,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都是一个值得中国历史记住的时刻。这是全人类最大规模的一次福利制度并轨,是中国对漫长农业历史和巨大人口规模的一次突围。祝中国好运,祝中国巨大的农民群体越来越好。

【启示与思考】

在马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便聚焦养老保险,体现了中央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鲜明态度和以改革精神破解社会难题的坚定决心。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发网上网下一片叫好声!

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一步,这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解决养老制度碎片化问题进入实质性阶段。不难看出,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以及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在完善农村社保方面付出了持续而有效的努力,譬如建立健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等,但覆盖面窄、保障水平较低等难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据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呈上升趋势,其中,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达2.09万元,新农保为859.15元,两者相差24倍之多。社会保障必须向农村倾斜,才能照顾到更多困难群众,并使全体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养老保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我国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的实际问题,不仅困扰着经济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成为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而现在,到了体现公平的时候了,到了释放改革红利的时候了,到了从政治和道义合法性方面来思考问题的时候了,到了摒弃一些陈旧的、不符合公平正义的政策的时候了。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曾断言:“迄今为止任何社会的进步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打破身份限制向社会契约转变的过程。

具体来讲,合并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再区分城市、农村的身份,由中央财政统一承担责任,这就是从根子上解决了农村人养老的后顾之忧,于路径上扫清了各种利益集团牵绊,让全社会人民更觉安心,更有法律保障。

诗人说,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相信,这才是开始,有了开始,以下的“势如破竹”就好办了,在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破题之后,那已经松动欲破的二元就业制度、二元医疗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投入制度、二元税费制度、二元金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等一系列城乡二元化难题,不就能一一拿下了吗?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