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过年莫让陋习为百姓添堵

【案例】过年莫让陋习为百姓添堵

【百姓心声案例】

【事件介绍】

1

离婚女子因除夕不能回娘家习俗 带孩子在宾馆过年

家住山西晋中的詹女士今年春节过得很不爽,本来应该合家团圆的春节,却因“除夕不能回娘家”的陋习,离婚的她带着孩子在宾馆过了一个除夕。记者采访发现,一些过年老习俗不但没能增加年味儿,却给很多人带来了烦恼。

陋习一:除夕不能回娘家

家住山西晋中市的詹女士去年离婚后带着3岁的儿子回娘家与父母住在一起。“按老家的风俗,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父母虽没把话挑明,但还是希望我能过了初一再回家。”大年三十,詹女士带着孩子住进了宾馆。

记者发现,出嫁的女儿不准在娘家过年的风俗在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天津等许多地方都存在。太原网友“春天”说:“今年本来想回爸妈家过年的,但我妈知道后打电话让我睡外头去,真无奈。”记者了解到,山西等地在除夕有燃放旺火的习惯,祈福家人在新的一年兴旺红火。然而,当地人认为出嫁的女儿看到娘家的旺火会把“旺气”带走。所以,一些比较传统的老人坚决不让女儿在家过年。

“以现代的眼光看,这种风俗既不合情也不合法。”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说,过年的主题是家人团圆,这种风俗割裂了父母与女儿的感情。此外,规定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后,顽固坚持这一陋习更有违法之嫌。

陋习二:初五不能走亲戚

山东无棣县人小段为走亲戚忙得焦头烂额。独生子小段有两个舅舅、两个姨妈和一个姑姑,住得分散且遥远,“一年不见,都得去拜年”。今年,他还要抽出一天时间去拜见准岳父。“单位放了七天假,来回路上耗两天,大年初五又不能去。”四天的时间,小段马不停蹄,有时连饭都来不及吃,匆匆坐一会儿就直奔下一家。

在中国不少农村地区,现在仍然保留着初五不走亲戚的风俗。据常嗣新介绍,民间称初五为“破五”,是避穷神的日子,如果在这天走亲访友,会破坏对方一年的财运。

“古时除夕到破五有很多禁忌,比如不动针线,不倒垃圾,初五不走亲戚等。这些民俗长久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时妇女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需要在过年期间得到休息。”常嗣新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禁忌已没有存在的必要。同时,“这种陋习也与现行的休假制度冲突,应该会慢慢消失。”他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