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个国家最有价值的元素,”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亚洲部项目经理容恺桦就中国城乡养老保险并轨举措如是评价,“给所有公民公平待遇,是一个现代民主国家的主要责任之一。”不过,马年春节后国务院公布的这项改革举措的意义还不止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海外分析人士更将这一举措视为中国全局改革次第推进的重要一环,对预判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之所以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常务会议如此解释:“这既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增强社会安全感,也有利于使群众对民生改善有稳定的预期,对于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改革意义重大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著名华裔经济学家姚树洁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新一届政府希望在城乡一体化方面有大的突破,而制定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助于消除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现存城乡二元结构存在已经半个多世纪,农村居民所享受基本公共资源和福利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这种福利差别已经成为阻碍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障碍,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打破的瓶颈之一。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项目主管白乐明也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样的改革将提升中国劳动力的流动性,对推进城镇化来说意义重大。
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中国2/3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这意味着未来不到20年时间里将有近4亿农业人口走向城市,届时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超过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城市人口的总和。这一进程将催生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持续的增长动力源。
确保经济平稳增长是中国全局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维度,另一个维度则是加速结构性调整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令经济增长更加依赖消费而非投资是中国经济内部“再平衡”的关键所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问题专家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对新华社记者说:“如果这一制度(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成功建立起来,将会有效拉动内需。”他解释说,目前城市和农村居民在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所占比重分别为2/3和1/3。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中国农民热衷于存钱,以便解决养老和看病问题。为了拉动广大农村消费需求,必须建立覆盖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释放农民消费潜力,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长期以来,社会保障薄弱被认为是导致中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华尔街日报》报道分析认为,这种全民看重储蓄的心态也导致了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和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投资。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体制,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减少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转而依靠消费拉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