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证途”也是社会管理改革“动员令”

“人在证途”也是社会管理改革“动员令”

准生证、户口本、毕业证、职业资格证、退休证……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端出满满一盒子的证件。 曹志伟及其19人团队历时半年,调研收集了103个与人生不同阶段相关的证件,并绘制了一幅“人在证途”的图表。“我们把每个证找回来就往墙上贴,最后发现都贴不下了。”曹志伟回忆制图的过程,他把自己老父亲的证都借过来了,动员了身边所有人“寻证”。(2月20日《第一财经日报》)

曾经有句笑话是,人是含着证来,抱着证走,挥一挥手留下一堆证书。证件时代,证书种类多得举不胜举,作为一种敲门砖,一个人要是没有证书,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比如就算怀胎十月,若没有生育证,就可能被强制引产;人死后要是没有火化证,可能就难以入土为安。至于驾车出行,如果忘了带驾驶证,都可能被按违法处理。当证件作为社会管理的一种手段之后,证件越来越多,管理方式也就越来越简单。

权力者若是为了方便社会治理,以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就会催生“证件依赖症”,并由此生出诸多乱象,比如2013年有媒体报道,中山大学校内一餐厅在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时,被要求出示其法定代表人中大校长的计划生育证明。这样的做法在现实中还有很多,还比如《甘肃省生产加工食品小作坊加工许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卖馒头要办理许可证;而有的地方还规定入学要户籍证,如此种种不一而类。每一个证件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行政许可项,如此也不难看出,行政许可项目之多,已经到了非改的地步。

数量上多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问题在于,每个证件的办理都有一个繁琐的过程。吐槽“公章旅行”的极端案例有很多,比如王梅与老公意外怀上第二胎,全家人一起行动办生育证,在老家和北京来回奔波盖了30多个红章,复印资料达50多页。备齐所有材料后,街道计生办要王梅找10位邻居开座谈会,邻居同意才能生。待拿到生育证时,胎儿已有七个月。还比如,武汉一名学生反映,助学贷款需要证明、申请等材料十几张,学校、院系、村委会、镇民政办公室、县民政局要逐个跑,共盖了26个公章。这样的折腾让部分同学办了一半索性放弃。这样的例子很多,几乎每个证件后面都有抱怨、委屈、愤怒和痛苦。103个“人在证途”的图表,其实是对证件背后的管理方式的控诉,以及加快改革的吁求。

行政改革的本质是社会管理方式的改革,是行政干预还是社会服务决定着最终的成效。“小政府,大服务”具体体现在证件上,就是证件的数量越来越少,而办证的效率要越来越高。虽然实现这一步殊为不易,却是必须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时下,新一轮政府自身改革,从行政审批和简政放权开始,应当是找准了改革的切入点,也符合了公众的诉求。不过其成效如何,“人在证途”的成色最具有证明力。什么时候,该办的证方便快捷,不该办的证不复存在,可办可不办的灵活机动,证件不再影响个人幸福指数,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就发生了质的递进。

如此可以说,“人在证途”也是社会管理改革“动员令”,唯有站在公众立场,感知其间冷暖,直面群体诉求,秉持以人为本,才能坚定自我改革和完善服务的决心,证件方能成为方便群众的工具,而非彰显权力威严和方便自己的手段。(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