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在即。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预计,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将会高度关注如何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如何使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如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如何在房地产市场严重分化的条件下建立楼市长效调节机制、如何治理大都市区的大气污染等问题。
■城镇化新模式
必须激活民间资本
辜胜阻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急需从偏重土地城镇化向重视人的城镇化转变,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独享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转变。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谋划,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城镇化要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新模式。
对此,辜胜阻认为,必须激活民间资本。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城镇综合体和新型社区建设等方面大有可为。
■服务实体经济
重构多层次金融体系
辜胜阻认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多方面的结构失衡,不仅影响着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而且还给实体经济运行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
为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辜胜阻认为,一方面,需要重构多层次金融体系,实现金融领域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率市场化,使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使大中型金融机构和草根金融机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传统金融和新型金融业态共生互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