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不必过度解读(2)

汇率波动,不必过度解读(2)

不能将本轮下跌理解为政策存在促使人民币趋势性贬值的导向

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本轮下跌是央行干预的结果,意在打破单边升值预期,打击跨境套利的“热钱”。

“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连平分析,其一,如果将具有升值压力的人民币汇率硬“做”成贬值,央行就需要大量买进美元,抛出人民币,然后为防止流动性过多,还得再回笼人民币,这将付出极为高昂的成本。

其二,如果央行操纵汇率就会授人以柄,引起美国等国家的指责。

其三,干预汇率也不符合央行一贯的态度。央行2月8日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大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力度。”

“因此,央行通过干预有意造成汇率贬值的理由并不充分,不能将本轮下跌理解为政策存在促使人民币趋势性贬值的导向。”连平坦言。

未来人民币汇率很难出现趋势性贬值,可能双向波动、小幅升值

未来人民币汇率何处去,还会不会继续贬值?

“人民币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与外汇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背后是国际收支状况。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国际收支仍可能出现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的‘双顺差’。”连平说。

从资本项目看,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上依然一枝独秀;再加上世界经济复苏较为缓慢,远未进入加息周期,而中国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利率水平呈上行态势,导致本外币利差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些都将吸引境外资本流入。

从经常项目看,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好转,我国出口增速将企稳,加之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仍可能保持贸易顺差。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也认为,“未来我国跨境资金出现持续大规模流出的可能性较小。”

这位负责人分析,我国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渠道的跨境资金净流入仍会较大。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良好,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各个领域的具体改革方案将会逐步制订和实施,这有利于中长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较好的经济前景和市场潜力将继续吸引长期资本的流入。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形势好转,也将使我国进出口保持一定规模的顺差。

“未来国际收支态势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很难出现趋势性贬值。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可能性较大。今年汇率破‘6’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连平说。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27日 10 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