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坚持解放思想 凝聚改革共识(2)

安徽:坚持解放思想 凝聚改革共识(2)

其四,要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观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同时也出现了利益行业固化、利益部门固化、利益阶层固化的现象,因传统体制破除不到位和新阶段不同部门单位群体之间利益的分割而形成的藩篱壁垒日益凸显。今天解放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构建合理的利益格局,实现利益在全社会的均衡,真正实现发展改革成果全民共享。利益固化的藩篱壁垒的背后是狭隘的利益观念,是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反映。利益固化的藩篱壁垒会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经济和社会运行的风险,破坏社会的和谐和活力,阻碍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下决心破除利益藩篱、利益壁垒。

三、坚持解放思想必须遵循科学方法

解放思想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必须遵循科学方法,才能达到解放思想的目的。

其一,解放思想必须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解放思想的目的是科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解放思想必须直面问题、直指问题,与问题对接。改革的每一步推进都会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在老办法不能解决新问题的时候,必须进行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革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的推进与思想的解放相伴而行,改革实践推进到哪里,思想解放就指向到哪里;哪里有要破解的难题,观念的革新就在哪里实现。必须聚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重点问题,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引领,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奋力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增进人民福祉。

其二,解放思想必须以群众利益为立场。解放思想要有正确的立场,立场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必须从群众利益出发,以维护和增进群众利益福祉为落脚点。解放思想要反映群众利益,就必须了解群众需求,顺应群众期盼,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呼声。想着守着一己之利,利益的纠结导致思想的固化,就不可能甚至不愿意解放思想。反之,坚持群众利益至上,自觉消除私利的羁绊,就会冲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桎梏,实现思想的再解放。当前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重增强权力部门和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完善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机制,形成以群众利益为本位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理性自觉。

四、以解放思想凝聚改革共识

共识是社会的不同群体所寻求的共同的认识、价值及理想,它的形成是基于社会阶层群体的思想经过充分的协商、交流、碰撞甚至交锋所达成的共同的看法和认识。今天,凝聚改革共识需要解放思想。这是因为,一方面,今天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与以往的改革相比,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关联性前所未有;另一方面,全面推进改革的社会环境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表现为社会结构多层性,利益格局多元性,公众价值取向多样性,社会成员心态多变性。此外,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地区部门对改革的期待和诉求不完全相同,对改革的目标、任务、路径、措施的看法也具有差异性。基于新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社会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得越充分,观点讨论得越深入,形成的改革共识就越坚定越牢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