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关注中国经济治理现代化 “知行合一”用改革红利抚平转型阵痛(3)

摘要:自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60项改革重点以来,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观察人士注意到,60项改革重点中已有约一半启动运行,而将这些林林总总经济改革措施串联起来的,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思路。

经济治理现代化要求持续推进开放战略 

经济治理现代化意味着开放和国际化的宏观视野和政策安排。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要怎么使开放水平更高的问题。在开放战略方面,近三个多月来也是利好政策频传:在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上海自贸区,关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商务部也正着手推进放宽对外投资准入;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则将开启中国开放战略的新纪元。

3

(图片:2013年9月26日,一名行人骑车经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鸥门”。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回顾中国的经济改革历程,以开放促改革是一脉相承的政策取向,开放政策已成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陆瑞安预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是中国2014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改革的机遇窗口宝贵而短暂。中国治理现代化红利能否抵消改革阵痛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对此,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感到乐观。这位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事务主管说:“如能合理实施改革,(中国)经济增长可保持在6%至7%水平。”(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