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力,更多用于民生(2)

财力,更多用于民生(2)

摘要:“不但要让公众知道财政收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还要让公众了解财政收入是怎么收上来的,支出政策和支出重点是什么。”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透明度,让社会各界对预算和财政政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亮点二

四大预算统筹财力,更多调入公共财政

“今年在收入预算上有两大看点,一是弱化对收入预算的考核;二是首次完整报告政府预算,全口径接受人大监督。”白景明表示。

白景明说,依法征税,该收多少就收多少,可以有效避免因“过头税”加重企业负担,更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特别是在当前实体经济面临困难较多、经营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这项重大的机制变化非常及时。

也有人担心,如果税收该收多少收多少,国家财力不够怎么办?解决办法在预算报告中也提到了,就是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也就是说,预算不需要一年一平衡,通过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实现跨年度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一些重大项目可以有更长远的考虑,而不是政策一年一定,更好地体现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可持续性。

四大预算完整“亮相”接受监督,同时加大预算之间的财力统筹,是预算报告的另一大看点。报告明确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范围和重点,并加强统筹协调,避免交叉重复。

“统筹财力,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中的资金,更多地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保障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与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白景明指出,这一改革着眼点,就是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怎么把钱花得更有效益,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

在统筹财力的同时,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腾出资金重点用于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支出。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