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是提升政府效率的关键 (2)

反腐败是提升政府效率的关键 (2)

廉政建设使省级地方政府效率大有提高

记者:您领导的团队对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发布了《2013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根据报告,您觉得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呈现出哪些特点?

唐任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反腐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中央政府坚决、果断地进行以简政放权为特点的行政体制改革,短短一年时间里取消了各种行政审批1000多项,大大提升了政府效率。从总体上看,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办事效率、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大幅度提高,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大幅回升。这是可喜的现象。

我们团队连续追踪省级地方政府效率变化,通过客观数据的测度,发现省级地方政府效率呈现出下列几个特点:一是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和反腐败的深入开展,各省级地方政府的政府效率总体上大有提高,标准化值逐年上升。二是省级地方政府效率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这一点不难理解,政府效率是政府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经济发展水平高、条件好的省市区,有更多更充裕的资源投入和配置到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上;而政府效率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更强。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三是省级地方政府效率呈现出阶梯形分布状态,政府效率排名由高到低,大致呈现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阶梯形分布趋势。四是在阶梯形分布总体趋势下,部分省级地方政府效率呈现出与其所在区域总体水平不一致的情况,表明有些省级地方政府采取错位发展取得成效,而另一些省级地方政府则落后于所在区域,表明这些省级地方政府在提升效率方面需要加大改进力度。

记者:为此,治理腐败应该坚持哪些价值取向?

唐任伍:鉴于我国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下一步在治理腐败上需要坚持下列价值取向:一是要加快制度建设,真正从腐败的源头上治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阳光化、透明化;二是加大腐败成本,形成腐败分子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在整个社会树立廉洁的风气;三是加大对官员的监督力度,纪委、监察、媒体、舆论、社会公众多元结合,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对腐败现象零容忍;四是在全社会弘扬正气,弘扬主流价值观,不让腐败文化有半点存身之地。

反腐败应吸收国外经验并发展协商式民主

记者:国外治理腐败与提升政府效率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唐任伍:国外在治理腐败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民主化建设。除此以外,不同的国家还有一些具有各自特色的做法,诸如新加坡的高压反腐、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反腐、一些地方的廉政公署建设、欧洲国家的舆论反腐及社会监督等做法,都值得我国借鉴。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我们应该在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同时,大力发展协商式民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之路。

记者:在您看来,我们如何建立一个致力于防止腐败的有效政府?

唐任伍:我国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建立一个致力于反腐败的有效政府需要下大力气,花大精力。我个人认为,可以在以下面几个方面做文章:一是软硬兼施,既加大教育力度,又加大惩治力度;二是标本兼治,既加快制度建设,又加快查处腐败的力度,以治标来为治本赢得时间;三是控防兼顾,既防患于未然,又通过措施、手段控制腐败的发生;四是上下同力,党和政府表明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舆论形成对腐败的压力,老百姓参与到反腐败的斗争中来,上下同心戮力,让腐败无处藏身;五是“人机”接力,既通过健全的反腐败组织机构建设,依靠人工查找腐败线索,同时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侦察手段,对腐败布下天罗地网。通过这些措施,提升政府反腐败的有效性。

链接

当前腐败案件呈现的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2014年《法治蓝皮书》指出,根据中纪委公开的2013年查处的案件情况,当前腐败案件呈现如下特点和规律:第一,“59岁现象”依然显著。根据中纪委、监察部公布的案件数据,被查处公职人员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39岁。其中,51岁至6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3.7%,“59岁现象”明显。第二,文化程度呈高学历化倾向。被查处的公职人员的最低学历为大专,最高学历为博士。其中,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占29.3%,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48.8%,另有22%的人学历不详。腐败分子的高智商化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更大,表明思想觉悟与学历无正比关系,提升公职人员廉洁程度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还要靠刚性的制度,才能将权力关进笼子。第三,党政机关仍是重灾区,但其他领域呈蔓延之势。从2013年查处的腐败公职人员所属的单位情况看,党政机关的公职人员所占比例仍然较高,但正在向其他领域蔓延,特别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民团体中涉案人员比例不低,建议有关部门适时调整预防与查处腐败的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了反腐败制度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文件规定。相关文件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范公务接待、规范领导干部兼职等做了细化规定,并出台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等文件,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制度建设。

今后人事选拔任用将成为反腐败的重点。因此,反腐败斗争需要研究进一步创新干部任免制度,加大对干部任免的监督,力求避免“金钱政治”“秘书政治”“裙带政治”的危害,尤其要防止这些因素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铲除滋生“窝案”“大案”的土壤,实现政廉风清的目的。此外,反腐败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司法、国企、医疗、教育、科研、公用事业单位等领域的反腐败工作还存在漏洞,需要更深入地推进。(刘好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