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关注的“从严治吏十个疑惑”调查结果(2)

最受关注的“从严治吏十个疑惑”调查结果(2)

(一)从严治吏能否彻底扭转不良官风

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受访官员占比74.84%;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受访公众比例为50.94%

据对人民论坛网、人民网、网易、凤凰网四家网站11275位网友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公众持积极肯定态度的总计占比50.94%,即认为“完全可能”(11.98%)和“可能性较大”(38.96%)的;持相对消极态度总计占比32.88%,即认为“可能性较小”(20.06%)和“不可能”(12.82%)的,另有16.18%的公众选择“不清楚”。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五成的公众持积极态度,表明了公众对“整风运动”取得实效的肯定和信心;但仍有三成多的公众持消极态度,近二成的公众持观望态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彻底扭转党风不易,需要真刀实枪抓实推进。

据对3450位党政干部随机调查的结果显示,受访官员持积极肯定态度的总计占比74.84%(51.25%的认为“可能性较大”,23.59%的认为“完全可能”);只有25.16%的受访官员认为“可能性较小”(占比20.08%)和“不可能”(占比5.08%),可见大多数干部认为中央从严治吏成效显著,假以时日,定能彻底扭转官风。

对比分析上述数据,缘何持肯定态度的公众占比相比官员低20%左右,相当部分受访公众在此问题上还持悲观或观望态度?调查发现,虽然公众对当前的从严治吏成效高度肯定、充满期待,但对“彻底”扭转不良官风存在一些担忧,其中比较突出的心态就是担心会不会是一阵风、会不会反弹、到底能坚持多久。不少受访者表示,当前从严治吏成效显著,大快人心,怕就怕整一整好一些,当风头过了以后,各种不良作风又再反弹。

(二)出重拳、用重典,是不是过严了

88.56%的公众和72.02%的干部认为中央“出重拳”治吏恰如其分,可见中央从严治吏深得官心民心

从严治吏撩动了不少人的痒与痛,有人抱怨“当官日子不好过了”、“这年头做官比挖煤风险还高”,出重拳、用重典,是不是过严了?

调查结果显示, 88.56%的公众和72.02%的干部认为中央“出重拳”治官并未过严、“矫枉必须过正”。认为“有点”和“过了”的干部总占比仅为22.77%;持同样观点的公众则只有7.75%。

正所谓“官者,管也。”(《礼记》)自古以来,官吏就是管人的职业,且常常无所不管。“官若腐败或糊涂或自私或无能则遭殃的是国和民,更甚者祸国殃民直至民反。”河南省南阳市某县发改委退休老干部赵某分析。最好的治国,必然首先要治吏,官员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毛泽东语)。重拳治官,发声自中央,实则是对强烈的民意诉求的积极回应。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