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关注的“从严治吏十个疑惑”调查结果(5)

最受关注的“从严治吏十个疑惑”调查结果(5)

(七)会不会减弱官员干事动力

超出半数的公众选择了“不会”和“较小可能”,共达54.99%;认为“完全会”和“较大可能会”的干部有37.4%,公众也有39.75%

调查发现,超出半数的公众选择了“不会”和“较小可能”(分别为37.26%和17.73%),共达54.99%,而选择这两项的干部总占比达58.1%(选“不会”的占11.83%,选“较小可能会”的占46.27%);认为“完全会”和“较大可能会”的干部有37.4%,公众也有39.75%(选择“不清楚”的干部有4.5%、公众有5.26%)。可见,在此问题上两个群体比例相当,看法较为一致。

但仍有一些细微分歧值得我们注意。比如,认为从严治官不会降低官员干事热情的公众有37.26%,但选择“不会”的干部只有11.83%,更多的干部还是较为审慎地选择了“较小可能会”。有受访干部表示,中央的政策部署本身没有过头,但在各地具体执行过程中,有些过头之处,这影响了部分党政干部干事的动力。但正如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委群众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黄伟所认为的,“治官和改革发展并不矛盾,反而有利于改革发展,让为民务实清廉的官员脱颖而出,更多地填充不作为或腐败官员的空缺,也有利于为改革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大环境” 。

(八)能否为深化改革扫除障碍

53.23%的公众认为保持当前治吏态势,“较大可能”为深化改革扫除障碍,官员认同度更高,达84%

调查显示,超五成公众认为整治官风“完全”(19.36%)和“有较大可能”(33.87%)为深化改革扫除障碍。选择“不会”和“较小可能”的有42.29%(分别占比18.03%、24.26%),另有4.49%的人“不清楚”。与公众相比,超过84%的党政干部认为新一届中央领导层“打铁自身硬”,从严治官效果已经显现,持之以恒,“完全”和“较大可能”能为深化改革扫除障碍(具体占比41.22%和43.56%)。

对比分析可知,党政干部要比公众更加乐观,也更加认同中央从严治吏的效果。为何“被整”的群体反而喝彩更多?而受惠的公众却谨慎观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教授认为,“让公众在改革的过程中产生归属感和信赖感尤为重要” 。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