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者热议中国全面深化改革

摘要: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关注中国经济的海外学者注意到,中国正在积极自我调整,经济不断呈现出新变化。从长期来看,改革不仅将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还将使全球受益。

1

美国学者:中国经济持续努力再平衡

谈起中国的经济改革,纽约大学美中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戴维·狄侬说:“去年三中全会结束后,中外经济学家渐渐达成共识,中国内部的再平衡是必要的,问题是怎样实现再平衡。”

他说,影响GDP的因素,有税收政策、汇率和利率政策,以及消费支出政策等,“我相信中国政府已经在考虑所有这些因素,但每一个都并不简单。”

狄侬指出,汇率自由化、利率自由化和银行监管这三个方面的改革方向都是确定的,但能走多远还尚待观察。这三方面的改革都会遇到阻力,比如利率改革会增加国有企业的借贷成本,汇率改革会提高出口企业的成本,这些企业将会在经济再平衡中经历阵痛,但无疑中国政府正在做出努力。

狄侬说:“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进步,比如去年夏天和12月份出现短期利率大幅上升的情况,说明中国央行在向银行释放信号,如果银行承担过大风险,那它们就要为获得短期流动性付出更大的代价。”

针对目前世界关注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狄侬认为,长期来看,经济改革会支持经济增长;而短期内,中国可以适当下调增长目标,因为这会令增长更可持续。他认为,6.5%到7%之间的经济增长水平较为合理。

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但现在消费者没有足够的信贷支持,狄侬建议政府应把信贷支持从国有企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另外,应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税负以刺激他们消费。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